调气药物的选择与应用1. 调气药用于调理气机失调病证,多辛温香散,归肝、脾胃、肺

美倩谈健康 2025-08-24 19:45:06

调气药物的选择与应用

1. 调气药用于调理气机失调病证,多辛温香散,归肝、脾胃、肺经,按气机失调类型分为行气、降气、升气三类。

2. 行气药针对气滞,又分疏肝理气、行胃肠气、行气止痛之别,各有特性与适配病证。

3. 疏肝理气药有青皮、香附、柴胡等,青皮疏肝破气兼消积,配陈皮可伐肝止痛、理气和中。

4. 香附疏肝理气兼调经,常与乌药、艾叶等配伍治痛经、胃痛;柴胡疏肝解郁,配白芍、香附,还能疏散少阳之邪、升举阳气。

5. 郁金为血中之气药,行气解郁兼凉血散瘀,可治气血郁滞及痰浊蒙窍证;乌药行气止痛兼温肾,配木香、益智仁等治胸腹疼痛、遗尿。

6. 川楝子苦寒疏泄肝热止痛,常配延胡索;玫瑰花行气活血柔肝,是行气解郁要药。

7. 行胃肠气药包括枳实、陈皮、厚朴等,枳实破气消积,配白术补泻兼施,枳壳功力较缓,主行气宽胸。

8. 陈皮行气消胀,配半夏化痰、竹茹止呕;厚朴善消脘腹滞气除脾湿,常与枳实、苍术配伍。

9. 砂仁芳香行气,善治脾胃寒湿气滞,可醒脾止呕、理气安胎。

10. 行气止痛药有木香、佛手、薤白等,木香主行胃肠气,配砂仁、黄连等治脘腹胀痛、食积泻痢。

11. 佛手行肝胃气滞,兼具疏肝和胃之长;薤白通阳散结、下气导滞,常配瓜蒌、丹参治胸阳不宣之胸痛。

12. 降气药多归胃、肺经,兼具行气、化痰等效,分降胃气止呕呃逆与降肺气止咳喘两类。

13. 降胃气药有紫苏梗、半夏、旋覆花等,紫苏梗和胃止呕兼理气安胎;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姜半夏配生姜治痰湿呕吐。

14. 旋覆花配赭石止噫呕,兼消痰平喘;柿蒂专治呃逆,胃寒配丁香,胃热配竹茹。

15. 砂仁、白豆蔻等行气药也可降气止呕,砂仁善治脾胃寒湿呕吐,白豆蔻治湿浊呃逆。

16. 降肺气药有紫菀、款冬花、苏子等,紫菀祛痰、款冬花止咳,二者常同用治咳嗽。

17. 苏子下气消痰,善治痰壅咳喘;葶苈子性寒,治痰饮壅肺及胸水、腹水证。

18. 沉香温中降逆兼温肾纳气,治虚寒呕吐与虚喘气促;磁石、紫石英重镇纳气,磁石治肾虚喘,紫石英温肺平喘。

19. 升气通过补脾气与升发药配伍实现,核心是升举脾气,代表药有黄芪、葛根、升麻、柴胡。

20. 黄芪甘温益气升阳,是升发脾气核心药,常配人参及升阳药;葛根升发脾胃清阳,治脾虚泄泻,兼治颈项不适与生津退热。

21. 升麻升发脾气需配黄芪,还能散郁火治牙痛;柴胡疏肝且升阳,升举阳气需配黄芪、人参,治脏器下垂与清阳不升证。

22. 调气药药性有寒温偏性,部分药物一药多能,临床需根据病证类型、脏腑病位及药性特点选择配伍。

0 阅读:24
美倩谈健康

美倩谈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