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是9.18?央视发布江南厂视频,暗示“福建舰”将正式服役 23日,央视放出了一段关于江南造船厂的视频,主题就是“88年前,侵华日军旗舰‘出云号’在这里游弋;88年后,福建舰在为入列做准备”。这样极具暗示性的话,似乎意味着福建舰马上就要正式服役,而且入列日期可能是与抗战的历史节点高度相关。 熟悉中国航母发展的军迷都知道,咱们的航母入列从来讲究 “历史默契”。2012 年 9 月 25 日辽宁舰服役,那天是中国海军成立 63 周年的前一天;2019 年 12 月 17 日山东舰交付,这个日期恰好是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沉舰 125 周年的纪念日。 如今福建舰的入列倒计时里,88 年前 “出云号” 在黄浦江耀武扬威的场景,与现在电磁弹射器蓄势待发的画面重叠,这份历史厚重感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军事装备亮相。 从技术准备来看,福建舰确实已经站在了服役的门槛上。2024 年 5 月首次海试验证了动力和电力系统,今年 3 月完成第七次海试时,舰载机电磁兼容测试已经过关,到 5 月第八次海试时,上海海事局的航行管制范围显示,这艘 8 万余吨的巨舰已经能在复杂海况下完成高速机动。 更关键的是,去年航展上歼 - 15T 舰载机表演的反区着舰科目,军事专家曹卫东直接点明:这说明舰载机已经初步具备在福建舰起降的能力。 当电磁弹射器的滑块能精准推送 30 吨重的战机升空,当拦阻系统能稳稳接住归来的舰载机,这艘航母的 “筋骨” 已经硬朗起来。 福建舰的特殊性不止于时间选择,更在于它带来的战力跃升。作为全球首艘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航母,它跳过了蒸汽弹射的技术弯路,直接站上了世界航母技术的第一梯队。 这种进步可不是纸上谈兵,电磁弹射能让战机满载燃料和弹药起飞,作战半径比滑跃起飞提升近 40%;固定翼预警机的加入,让航母的 “千里眼” 看得更远更清;甚至连无人机都能通过弹射系统灵活部署。 军事专家测算,福建舰的舰载机日出动量能达到 300 架次,比辽宁舰提升 25%,这意味着在台海、南海等关键海域,咱们的航母战斗群能保持更强的持续作战能力。 台湾媒体最近对福建舰的动向格外关注,第三次海试时,周边 20 公里出现的 052D 驱逐舰和 054A 护卫舰,被解读为正在组建典型的航母打击群。台军前舰长吕礼诗分析,福建舰的海试难度从近海到远海逐步提升,显然是在为实战部署做准备。 这种关注度背后,是福建舰作为 “反独促统” 战略重器的威慑力 —— 当这艘能搭载歼 - 35 隐身战机、固定翼预警机的巨舰形成战力,任何 “以武谋独” 的幻想都将更加苍白无力。 国防部在 6 月的记者会上虽然没有明确服役日期,但 “按计划稳步推进” 的表态,结合央视 “入列准备” 的描述,时间窗口已经越来越清晰。 从世界航母发展规律来看,美国福特级从下水到服役用了 4 年,而福建舰从 2022 年 6 月下水到现在刚满 3 年,8 次海试的密集程度远超预期。 军事专家张军社指出,福建舰的测试项目从动力系统到电磁弹射循序渐进,如今各项指标达标,服役只是时间问题。 回望 1937 年,“出云号” 在江南厂附近江面炮击中国军队时,中国海军连一艘像样的巡洋舰都没有。88 年后的今天,同样的江面上,能搭载数十架先进战机、配备世界顶级电磁弹射系统的福建舰即将扬帆起航。这种跨越不仅是钢铁洪流的升级,更是一个民族从屈辱到自强的见证。 选择 9.18 这样的日子让福建舰服役,显然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 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用最强的海防实力告慰先烈。 当电磁弹射器发出的第一道电弧照亮甲板,那不仅是战机升空的信号,更是一个国家对历史伤痛最坚定的回应。
歼36比当初歼20进度更快!在中国航空领域,一款新型战机悄然升空,速度之快超
【8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