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国军将领起义后,出任解放军军长,却暗中联系蒋介石,由此被抓!聂荣臻却

熹然说历史 2025-08-24 00:20:42

1950年,国军将领起义后,出任解放军军长,却暗中联系蒋介石,由此被抓!聂荣臻却不知如何处理,毛主席指示:“杀降不可,杀俘尤不可!” 基于搜索到的权威资料,我现在明确了真实的历史情况。1950年确实发生了绥远起义将领叛变事件,主要涉及刘万春(第36军军长)、鄂友三(骑兵第4师师长)、张朴(第37军111师师长)三人,他们在起义后仍与台湾国民党保持秘密联系,企图策动叛乱。 绥远起义本是和平解放的典型范例,可谁料想,就在改编完成不久,几位起义将领居然背着组织干起了见不得人的勾当。刘万春这个刚当上解放军军长的家伙,竟然派人跑到香港跟国民党特务接头,还收了蒋介石给他的委任状。这事要是放在今天,估计网友们都得炸锅。 说起这个刘万春,那可真是个有故事的人。1898年出生在河北,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虽然不是蒋介石的嫡系,但凭着一身本事,愣是爬到了第九兵团副司令兼第111军军长的位置。 1949年,眼看着国民党大势已去,刘万春跟着董其武搞了个”绥远起义”。当时我党的政策那叫一个宽大,起义有功,既往不咎,还让他继续当军长。刘万春摇身一变,从国民党第111军军长成了解放军第36军军长,手下还是那些人,待遇比以前更好。 按理说,这样的待遇应该知足了吧?可这个刘万春偏偏不是个安分的主。1950年,他开始搞小动作了。派手下的营长偷偷跑到香港,跟国民党特务机关接头。人家营长还真给力,不但联系上了,还给他带回了蒋介石亲自签发的委任状。 这家伙拿到委任状后,那叫一个得意,以为自己又能为老蒋”建功立业”了。他还跟另外两个起义将领鄂友三、张朴勾结在一起,三个人商量着要在绥远搞事情。 鄂友三这个人更狠,本来就是个骑兵师师长,手下那些蒙古骑兵战斗力不是盖的。这家伙在抗战期间就不是什么好鸟,欠了不少血债。起义后还不消停,跟刘万春一起策划叛乱,甚至还想暗杀政治工作人员。 张朴相对来说算是被拖下水的,但也没少干坏事。三个人一拍即合,在部队里暗中串联,收买人心,准备来个大的。 可惜啊,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们的情报部门早就盯上他们了,还成功策反了绥远军统的骨干武毓美,拿到了他们跟台湾来往的电报。证据确凿,想赖都赖不掉。 1950年11月25日,三个人被一网打尽。这下子,问题来了。按军法,叛国罪那是要枪毙的,可这几个人毕竟是起义过来的,处理不好容易影响其他起义人员的情绪。 聂荣臻元帅拿着这个案子,也犯了难。他找到董其武和傅作义商量,想听听他们的意见。董其武还替刘万春求了情,说这人以前跟着他打仗还算不错。 案子最后报到了毛主席那里。主席看了案情,只批了八个字:“杀降不可,杀俘尤不可!”这话说得多有水平,既坚持了我党对俘虏的政策,又照顾了统一战线的大局。 结果呢?鄂友三因为罪行太重,当年就死在了监狱里,有说是病死的,也有说是处决的,反正是没活过1950年。张朴被判了刑,1974年病死在狱中,后来还得到了平反。刘万春算是最幸运的,坐了26年牢,1976年才出来,活到了1980年。 这个案子在当时影响很大,既震慑了那些心怀不轨的人,也让其他起义人员看到了我党的政策是靠得住的。只要老老实实改造,就不会秋后算账。但要是想搞小动作,那就别怪不客气了。 历史总是充满了选择的转折点。刘万春们本来有机会在新中国重新开始,可偏偏选择了背叛。你觉得他们当初要是安分守己,会不会有不同的结局?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说说自己的看法,咱们一起聊聊这段尘封的历史。

0 阅读:0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