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她用4.5万公款包养了7个情夫,然而,整整十年,竟然没有一个人发现,没想到,最后竟死在一个男人手里,为什么? 汤兰英,1945年生在江苏如东县一个农村家庭。那时候农村孩子能上学就不错了,她家境还算可以,从小就显出聪明劲儿。高小毕业时,她才16岁,长得漂亮,脑子也好使。1961年,她靠着人脉进了当地建筑站当会计。别看年纪小,她算账快,账本做得漂亮,同事都觉得她有本事。可这聪明劲儿,也埋下了她后来的野心。 1965年,20岁的汤兰英调到如东县马塘信用社干会计。这地方偏得很,信用社管得松,她几乎是大权在握。丈夫本来在外地工作,她硬是把他调到马塘,说是为了家庭团聚。镇上人议论纷纷,觉得她手眼通天,心里那股优越感就更膨胀了。她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能干出大事儿。 在信用社,她表面上和气,干活麻利,可私底下却开始打歪主意。账本上漏洞百出没人查,她就动了贪污的念头。为了稳住局面,她勾搭上马塘银行办事处副主任赵某,用钱和私情把他拉下水。这一步,成了她堕落的开始。 汤兰英当会计,手握账本,手法老练得很。她通过伪造数字、涂改记录,把公款一点点挪到自己兜里。4.5万块钱,在当时可是天文数字,普通工人一年工资才几百块。她贪污的手法不算高明,但靠着赵某帮忙掩护,竟然没人看出破绽。每次上级来查账,赵某要么提前通风报信,要么直接帮她糊弄过去。她还学会了拆东墙补西墙,用新存款填旧窟窿,信用社表面上运转正常。 这钱可没白拿,她的生活完全变了样。那年代物资短缺,普通人吃顿肉都难,她家里天天鸡鸭鱼肉、海蜇皮、皮蛋摆满桌。她一次买300只皮蛋、100斤海蜇皮,眼都不眨。镇上人看她出手阔绰,都觉得不对劲,可赵某总拿“她身体不好”当借口搪塞,她也借机请病假躲风头。 更离谱的是,她拿这钱包养了7个情夫。这些男人多是年轻小伙子,她给他们买衣服、送礼,甚至直接塞钱。她管得严,交往也隐秘,可这么大手大脚,难免有人起疑。有次镇上人向银行反映她花钱太邪乎,赵某又出面压下来。她就这样瞒了整整十年,4.5万公款流水一样花出去,愣是没人抓到把柄。 1975年5月5日,汤兰英的好日子到头了。一个叫范某的情夫坐不住了,怕自己被她牵连,跑到如东县支行行长李某那儿告了状。支行当天就派调查组突袭马塘信用社。账本一查,漏洞百出,账面少了3000块,存款余额只有9000块,还是临时调来的。汤兰英想狡辩,可24份支票存根和付款委托书摆在面前,她只能低头认账。 调查组顺藤摸瓜,查出她从1965年到1975年,十年间贪污了4.5万多块。这事儿一曝光,全国都炸了锅。她不仅自己花,还拉了一堆人下水,包括赵某和几个情夫。信用社名声扫地,储户血本无归。她被抓那天,镇上人围着看热闹,有人骂她贪得无厌,有人叹她自作自受。 1975年5月,汤兰英被逮捕,案件移交法院。1977年,如东县法院开庭,证据铁板钉钉。她在法庭上低着头,说自己没想过后果会这么严重,可没人信她这套说辞。法官认定她罪大恶极,判了死刑。她哭着求饶,可谁会同情一个贪了十年的人? 1977年7月24日,汤兰英被押到据港镇北郊刑场执行枪决。那天刑场挤满了人,大家议论着她的下场,有人恨她害了储户,有人觉得她咎由自取。枪声一响,她的故事彻底画上句号。这案子后来成了反腐典型,信用社也因此加强了监管。
1975年,她用4.5万公款包养了7个情夫,然而,整整十年,竟然没有一个人发现,
无畏战士闯龙潭
2025-08-24 00:10:58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