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亏大了”!中国自主研发的“抗癌神药”,今年6月被外资企业72亿买走,紧接着

掘密探索 2025-08-23 12:42:11

“中国亏大了”!中国自主研发的“抗癌神药”,今年6月被外资企业72亿买走,紧接着该外资又转手将其卖了800亿,利润高得都让人不敢想。 BNT327可不是普通药。它是全球第一款“双特异性抗体”抗癌药,能同时激活人体免疫系统,还能切断肿瘤的“粮草供应”。 在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里,它能让90%的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最长的患者多活了一年多。 国际药企都盯着它,说这是“下一代抗癌方案”。可谁能想到,这么牛的药,核心技术全是咱中国团队研发的。 但普米斯生物的命,那叫一个坎坷。为了把BNT327从实验室推进临床试验,公司砸了超2.4亿美元,结果从2021年到2023年,愣是融不到一分钱新资金。 三年没进账,公司资金链都快断了。为了活下去,普米斯只能咬着牙,把药的海外权益卖给BioNTech——条件苛刻得很:先给5500万美元,后面再分期给钱。 到了2024年,BioNTech更狠,直接花8亿美元现金,加1.5亿美元的“奖金”,把普米斯整个公司买下来,变成它在中国的研发中心。 外资的“点金术”立马见效。2025年6月,BMS一拍桌子,花15亿美元预付款,加20亿美元后续付款,再加76亿美元的“奖金”,从BioNTech手里把BNT327的全球开发权抢走了。 算下来,外资总共只花了8.55亿美元,就撬动了800亿人民币的收益,而中国药企只分到十亿多人民币——这买卖,亏得连裤衩都不剩了。 研发创新药,那就是个“无底洞”。BNT327从实验室到临床试验,花了十年,烧了十亿多美金。 普米斯虽然融了2.4亿美元,但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太费钱,三年没融到资,公司就像在悬崖边上走钢丝。 2021年行业融资寒冬,国内药企平均要等18个月才能融到钱,超60%的企业差点现金流断裂。 普米斯卖药,说白了就是“断臂求生”——不卖,公司就得死;卖了,至少还能活下去。 药被外资拿走后,定价权也跟着跑了。参考之前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在美国卖的价格是中国的30倍。 BNT327未来在中国卖多少钱,咱说了不算,外资可能定个天价。 要是进了医保,国家医保基金得掏一大笔钱;要是不进,普通患者根本用不起。这就像“自己种的菜,被别人端走卖高价”,患者只能干瞪眼。 中国药企“贱卖”神药,可不是头一回了。据统计,2020年到2025年,20家中国做“双抗”药的企业,把核心管线卖给了跨国公司,其中6家因为融不到资,直接把药全卖了。 这种“给别人打工”的模式,让中国失去了对下一代药物的研发主导权。长期下去,咱们的创新药产业只会越来越弱,最后连“跟跑”都做不到。 看着BNT327的交易数字,我既为中国药企的科研实力骄傲,又为产业的被动处境揪心。这哪是简单的买卖?分明是一场关于技术主权、定价话语权和老百姓用药权的博弈。 外资精明,咱不怪他们,但中国药企的“短视”真得改改。普米斯的遭遇暴露了三大问题:一是融资渠道太单一,就靠风险投资,没钱了就抓瞎;二是国际化能力太弱,没资源自己搞全球临床试验;三是定价机制太死,没通过商保、多元支付这些办法,让药更便宜。 BNT327的悲剧不能再演了。中国创新药产业要走向世界,得先学会“守住家门”。 只有建立长效融资机制、完善定价体系、在国际合作里硬气起来,才能让“中国神药”真正惠及老百姓,而不是变成资本游戏的牺牲品。 毕竟,咱们不缺能创造奇迹的科学家,缺的是让奇迹落地生根的智慧和底气。

0 阅读:57

猜你喜欢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