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峰会刚散场,普京的专机还没落地莫斯科,就收到了一个噩耗。 2025年8月15日,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的埃尔门多夫-理查德森联合基地举行峰会,主要讨论乌克兰战争。峰会持续近三小时,先是两国元首单独会谈,然后扩大到代表团。双方交换观点,但未签署任何协议,仅表示达成初步共识。特朗普称会晤富有成效,普京赞同美方提供乌克兰安全保证的想法,但未承诺停火。峰会选在阿拉斯加,部分因为地理位置靠近俄罗斯,也便于安全安排。普京此行是自乌克兰冲突以来首次访问北约国家领土,重返国际舞台。 峰会结束后,普京登上专机返回莫斯科,飞行途中收到梁赞州希洛夫斯基区埃拉斯蒂克工厂爆炸的消息。这家工厂生产火药和弹药,属于军工供应链关键节点,用于前线补给。爆炸发生在8月15日上午,起因于火药车间违规操作,导致火灾和连锁爆炸。初步报告显示3人死亡、20人受伤,但随后人数上升。工厂建筑损毁,包括火药仓库和炮弹区,损失约300吨火药和600枚152毫米炮弹。俄罗斯紧急情况部迅速响应,派出消防和医疗队。 爆炸原因经调查认定为安全规则违规,无外部攻击迹象。工厂长期超负荷运转,设备老化,工人缺乏培训。西方制裁导致精密部件采购困难,老旧机器勉强维持生产。前线需求紧迫,工厂24小时轮班,隐患积累。类似事故今年已发生三次,暴露军工体系问题。俄罗斯网友在社交平台讨论,质疑政府管理,指出纳税人资金用于战争,却忽略工厂安全。有人提到去年工人投诉隐患未处理。 事故发生后,死亡人数逐步上升,到8月18日达20人,受伤134人;到8月19日升至25人,受伤158人。31名重伤者住院,其余门诊治疗。梁赞州宣布哀悼日,降半旗。搜救行动持续,清理废墟发现更多遗体。俄罗斯安全局次日宣布抓捕几名破坏分子,暗示人为因素,但调查未证实。 乌克兰方面评估,此次爆炸可能导致俄军某种炮弹供应减少15%,短期影响前线补给。重建工厂需巨额资金,俄罗斯财政紧张,预算已倾斜战争。普京下令全国军工企业加强安全检查,推动生产调整。民众不满情绪加剧,生活成本上升,对战争厌倦。战争消耗资源,前线士兵风险高,后方工人也付出代价。 普京面对国内压力,继续指挥补给运输。峰会虽未突破,但为后续谈判留空间。特朗普计划与泽连斯基会晤,讨论安全保证。欧洲国家对峰会结果失望,担心俄方获利。俄罗斯像苏联时期,军工优先导致民生问题。工厂爆炸提醒,战争无赢家,前线和后方都损失生命。民众希望恢复平静,但冲突持续,愿望遥远。 这场事故暴露俄罗斯军工体系弱点,制裁和战争双重压力下,生产跟不上需求。专家指出,临时工补充经验不足,老设备超载运转是根源。政府需平衡前线和后方安全,但财政吃紧,重建缓慢。 乌克兰战争进入第三年,俄罗斯经济承受重负,民众负担加重。普京的政策虽维持控制,但国际孤立加深。峰会和爆炸事件交织,显示外交与国内挑战并存。俄罗斯需反思,如何在冲突中保障民众生活,而非一味消耗资源。
俄罗斯又变了,普京提出三大条件,只要泽连斯基同意,俄军随时可以停火!英国《每日电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