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2025年8月,广州,一位宝妈带着一孩子坐高铁,孩子坐不住,不停

小张主张 2025-08-22 15:28:50

“万万没想到!”2025年8月,广州,一位宝妈带着一孩子坐高铁,孩子坐不住,不停的吵闹,结果,一女子假装老师,一招让男孩静音!原来,女子问:你是哪个班的小孩?宝妈在旁边看着,也都懵了!网友纷纷感慨:一物降一物!   “妈妈,我不要坐了!”8月19日,广州南站开往北京的G80次高铁上,3岁男孩乐乐(化名)在车厢过道上又蹦又跳,边跑边挥舞着玩具水枪,尖锐的叫声穿透整个车厢。 宝妈陈女士追得气喘吁吁,额前的刘海被汗水黏成绺,她歉意地向周围乘客点头,可孩子根本不听劝,反而跑得更欢了。   就在陈女士束手无策时,坐在斜后方的年轻女子突然站起身,快步走到乐乐面前,表情严肃地问:“小朋友,你是哪个班的呀?老师找你半天了!”   正在尖叫的乐乐愣在原地,眼睛瞪得滚圆,水枪“啪嗒”掉在地上,女子接着问:“班主任叫什么名字?知不知道刚刚很吵?”   乐乐咽了咽口水,小声回答:“我是星星班的,班主任是王老师……”说完乖乖回到座位,双手规规矩矩放在膝盖上,再也没发出声响。   这一幕让陈女士当场懵了,她带孩子坐过十几次高铁,每次都被乘务员提醒“看好孩子”,这次竟被陌生人用“老师身份”轻松化解。   周围乘客纷纷侧目,有人掏出手机记录,有人低声赞叹:“这招太绝了!”更有带娃的家长掏出小本子,悄悄记下女子的“话术”。   心理学专家分析,学龄儿童对老师存在天然敬畏感,女子的“角色扮演”精准抓住这一心理。“就像条件反射,孩子听到‘老师’二字,会自动联想到课堂纪律。”   事件传到网上,网友分成两派:   有网友说:“学到了!下次我也试试这招。”   也有网友说:“女子的方法是治标,家长平时不教孩子公共礼仪,才是根本问题。”   更有网友联想到自身经历:“上次遇到孩子一直撞我座椅,家长只会说‘他还小’,这种态度才让人生气。”   值得深思的是,这类冲突往往因沟通方式而起,女子若直接指责家长,很可能引发争执,而她选择“扮演老师”,既保护了家长面子,又达到目的。这种“曲线救国”的智慧,恰是化解公共矛盾的关键。   这起事件让我们看到,公共空间的和谐需要“巧劲”。对家长而言,提前给孩子讲清规则、准备安抚玩具是必修课。   铁路部门可借鉴“静音车厢”经验,推出更多亲子友好服务,而作为乘客,遇到类似情况时,不妨多些耐心,像这位女子一样用智慧化解矛盾,而非激化对立。   当乐乐在座位上安静地玩起拼图,陈女士悄悄向女子道谢,这场“风波”终以温馨收场。或许正如专家所言:“公共空间的文明,不是靠‘忍一忍’,而是每个人都多走一步——家长多管一点,铁路多做一点,乘客多让一点。”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信息来源:《高铁上有“熊孩子”吵闹,女子一招静音》海报新闻  

0 阅读:463

评论列表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2
2025-08-22 16:17

一物降一物

下一个

下一个

1
2025-08-22 16:34

这个真有用,我老公堂弟的孩子无法无天谁都管不住,那天老公表姐来了,直接就是眼一瞪,表情严肃的说叫我王老师(表姐真的是老师),那孩子虽然还是气呼呼的,但是立刻不敢闹了[抠鼻]

小张主张

小张主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