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美国,为“两弹一星”殉职的郭永怀,留下的一张全家福,镜头中的郭永怀瘦高

海边观潮客 2025-08-21 21:27:07

50年代,美国,为“两弹一星”殉职的郭永怀,留下的一张全家福,镜头中的郭永怀瘦高个子、直挺鼻梁,脸上带着微笑,旁边穿着旗袍的是他的妻子李佩,而他怀里抱着的是女儿郭芹,此时的郭永怀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教,月薪数千美元,被美国人称为“一个人至少能抵得上十个师”,而且当时的郭永怀已经功成名就,工作、生活条件极其优越。 这样的日子放在任何人身上,恐怕都舍不得挪窝。要知道那时候的数千美元,能让一家人过得比多数人都体面,更别说还有受人尊敬的教授身份,研究条件也是顶好的。可郭永怀心里头,总装着另一件事——远在大洋彼岸的祖国,正盼着有能人大批回来搭起像样的科研底子。 他没怎么犹豫,和李佩商量着要回国时,妻子也没皱眉头。那会儿美国对中国学者回国卡得紧,尤其是郭永怀这样的顶尖人才,美国人哪肯放?明里暗里给了不少绊子,说给更好的待遇,又说能解决全家的绿卡,可他愣是没动摇。为了不让研究资料落到别人手里,他把重要的笔记都烧了,只把关键数据记在脑子里,就这么带着家人登上了回国的船。 有人或许会说,放着好日子不过太傻,可郭永怀心里的“好”,和别人不一样。他回来时,国内搞科研的条件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实验室是简陋的棚子,设备得自己凑,连吃的都紧巴。可他天天泡在研究里,眼里的光比在美国时还亮——因为他知道,自己干的是能让祖国站直腰杆的事。 后来他为了赶项目,坐飞机往基地去,没想到出了意外。飞机坠地前,他和同事紧紧抱着研究数据,用身体护住了那些比命还重要的资料。等人们找到残骸时,俩人手握的数据盒完好无损,人却没了。那会儿他才59岁,女儿郭芹还没长大,李佩还在等他回家。 常有人算他“亏不亏”:放弃优渥的日子,最后连命都搭上。可看看后来咱们国家有了自己的“两弹一星”,再看看那张全家福里他温和的笑,就知道他心里从没算过这种账。他要的从来不是自己过得好,是祖国能稳稳当当站在世界上,是后代不用再受欺负。这哪是“亏”,是一个中国人最沉的担当。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4

评论列表

吉祥如意

吉祥如意

2
2025-08-21 22:27

致敬,为祖国强大而贡献一切的都是英雄!!!

海边观潮客

海边观潮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