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全球硬通货的皮卡,却因特殊原因却无法引入中国
这可能是中国汽车市场最大的遗憾,一台在全世界都颇负盛名的皮卡,却没被中国引进,它就是丰田—海拉克斯。
自1968年诞生以来,海拉克斯在全球的累积销量已超过2000万台,遍布全球170多个国家,从美洲大陆到澳洲,从中东沙漠到非洲丛林,几乎在所有的极端极端环境里,都有海拉克斯的身影。
如果你曾经看过英国Top Gear的节目,他们对海拉克斯做过的测试简直堪称“花钱都买不来”的宣传片。
丢进大海后仍然能够启动,从高楼楼顶掉落也不耽误海拉克斯的正常驾驶,甚至最后经历了大楼的爆破现场,经过修理工的简单处理,海拉克斯仍然可以启动照样能跑。
而这极限测试里展露出的“耐用”,也在日常的驾驶中让全球各地的用户都对其无比信任。
在澳洲的矿区和自然灾害救援中,海拉克斯是最常见的身影。由于矿区的灰尘、空气等恶劣环境问题,普通的越野车、皮卡车几个月就会出问题,而海拉克斯却能在矿区连跑几十万公里。而因为澳洲的自然环境过于丰富,有时自然灾害的救援中往往没有一条“完整”的道路,海拉克斯却能轻松“趟”出一条路来。
在南美的安第斯山脉,车辆往往需要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区域作业,低氧环境让很多车都陷入动力不足的尴尬状况,但柴油版的海拉克斯却能正常工作几十万公里,更因为其配件丰富、便宜等原因,让很多企业主和用户都愿意选择。
到了战乱地区和第三世界,海拉克斯更是大家的“心头好”。
在中东地区,海拉克斯的后面几乎都有几挺机枪,武装分子对海拉克斯的偏爱程度不亚于奶爸喜欢理想。因为能够适应沙漠的高温和战乱斗争,海拉克斯近乎成为了武装分子的最爱,在也门的胡塞武装部队中,甚至能看到武装分子开着海拉克斯追着沙特军队的坦克打。
如果你以为到了武装分子手里,就是海拉克斯的“寿命终点”,那些没有被炸毁、没有被正式报废的海拉克斯甚至还会被卖到非洲等第三世界。
在非洲的海拉克斯,100万公里的里程数算“准新车”,发动机几乎从来不用大修,连烧机油等情况都不会出现。
虽然没有被引进中国,但也有不少中国用户,顶着15年强制报废的压力,通过平行进口等方式得到了这台传奇皮卡。
一位穿越新疆无人区的豪华SUV车主透露,自己的车因为电控故障导致在无人区趴窝,最后还是海拉克斯“驮着”这台豪车才救了出来。
在所有皮卡里,海拉克斯一定不是最舒服、动力最强、最快的,霸王龙、猛禽、坦途等车型都比海拉克斯更有“威望”,但在全世界范围里,谈到最值得信任的皮卡,海拉克斯一定榜上有名。对于那些从事风险作业、在极端环境用车的用户来说,海拉克斯不仅是一台车,更是关键时刻能够救命的伙伴。
我们几乎看不到海拉克斯的广告,但它的每一位用户,都是海拉克斯最值钱、最有说服力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