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28岁女飞行员到西北去执行绝密任务,谁料在上飞机之前,摄影师突然说要

断代史鉴 2025-08-21 00:25:27

1964年,28岁女飞行员到西北去执行绝密任务,谁料在上飞机之前,摄影师突然说要给她拍一张“遗照”。 这个从东北农村走出来的姑娘,用28年的飞行生涯,把自己活成了中国核事业史上的一块“活化石”。 1959年,她从航校毕业,穿上军装成了空军十三师的领航员,第一次驾着飞机冲上蓝天时,她看着脚下的云彩,心里说了句:“以后,我就是保卫天空的人了。” 1964年的一天,领导找她谈话,说有个“秘密任务”要派她去西北,她没多问,收拾好行李就出发了。 戈壁滩的日子,苦得超出想象,白天温度能到四十多度,晒得人脱皮,晚上又能降到零下,裹着两层被子还冻得睡不着。 喝的水是从地下抽的,又苦又涩,第一次喝她就吐了,后来慢慢也就习惯了。 最麻烦的是上厕所,机械员找了块破席子、一块旧雨布,在避风的地方搭了个简易棚子,结果一阵大风过来,棚子直接被刮跑了。 战友们笑着喊:“姐,你厕所又飞了!”她也不生气,跟着笑:“飞了再搭,总不能让尿憋死。” 任务开始前,组织让大家拍“遗照”,那时候谁都知道,穿蘑菇云采样有多危险,放射性物质沾到身上,轻的掉头发,重的可能就回不来了。 拍照的时候,战友们有的表情严肃,有的眼眶红红的,张连芳却对着镜头笑了,照片洗出来,她小心翼翼揣在口袋里。 1964年10月16日,那是她一辈子都忘不了的日子,当天早上,她和战友们趴在坑道里,戴着旧墨镜,耳朵里塞着棉花,等着那声巨响。 突然,一道比太阳还亮的光透过来,紧接着就是震得地都在晃的声音。 坑道里一个小战士先喊了句“成功了!”,大家才敢把眼睛睁开,顾不上拍掉身上的沙子,拔腿就往飞机跑,得赶在蘑菇云最好的时候采样。 30分钟后,她和战友驾着改装的飞机,朝着蘑菇云飞去,越靠近,飞机晃得越厉害,像是在浪里漂的船,舱里的温度越来越高,脸被烤得发烫,像是贴在暖气片上。 她紧紧攥着地图,盯着仪表盘,算着进入云团的角度,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千万别错,一定要采到样。” 几秒钟的时间,飞机从蘑菇云边上穿了过去,采样器里终于有了东西,可就在战友们松口气的时候,她突然说:“再飞一次!” 战友愣了:“第一次不是成功了吗?再飞太危险了!”她却摇头:“万一刚才气流把样本吹混了,科研的同志拿到不准的数据咋办?咱们必须十全十美。” 第二次穿越,危险比第一次还大,蘑菇云里的气流更乱,飞机差点失控,她死死盯着仪表盘,手心全是汗,最后硬是凭着经验稳住了飞机,又采了一次样。 等飞机落地,她下来的时候腿都软了,战友扶着她,才发现她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 可这还不算完,任务结束后体检,医生说她受辐射污染最严重,让她赶紧休养,回到宿舍的第二天早上,她一摸枕头,全是掉下来的头发,一揪就掉一把。 她的未婚夫张文波,本来都定好婚期了,听说她身体这样,立马写信说:“婚期先推了,你安心养病,我等你多久都愿意。” 后来婚期又推了一次,直到她身体好点了才结婚,婚后家里的家务全是张文波包了,就怕她累着。 谁都以为她经历这么一遭,会歇一歇,可1965年,部队要搞原子弹空爆试验,她又主动找领导请战。 领导劝她:“你身体刚好些,别再冒险了。”她却急了:“西北的情况我熟,飞机我也摸得透,让我去,肯定能完成任务!” 后来战友们都叫她“傻连芳”,她也不介意,还说“傻点好,傻人不怕难”。 她在天上飞了28年,执行了几百次任务,没出过一次错,直到1990年退休。 她开始写文章,年纪大了,眼睛花了,就戴着老花镜,一笔一划地写,把当年在戈壁滩的日子、穿蘑菇云的经历,都写下来。 有时候写着写着,就想起牺牲的战友,眼泪滴在纸上,她就用袖子擦一擦,接着写:“我得把这些事记下来,不然以后没人知道了。” 现在89岁的她,偶尔还会穿上珍藏的飞行服,对着镜子照一照,眼神还是跟当年一样坚定:“虽然飞不动了,但我的心,还在天上。” 张连芳用一辈子证明了,一个人只要心里有国家、手上有本事,不管是男是女,不管出身在哪,都能活出自己的价值。 她的故事,不是老掉牙的历史,而是给咱们所有人的提醒:今天的好日子,是有人用青春、健康甚至生命换来的;而我们这代人,也该学着像她一样,扛得起责任,守得住初心。 能扛事、不叫苦、心里装着别人、装着国家,这样的人,才是咱们该追的星。

0 阅读:11
断代史鉴

断代史鉴

分朝代深挖中国史,从先秦到民国,每期一个断代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