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带两个孩子从深圳徒步回长沙,日行25公里,走走停停边欣赏沿途风景,行走31天到达终点长沙南站。孩子母亲在车站等了7个小时,以为他们见到自己会崩溃大哭,没想到姐弟俩却是满脸自信的笑容。 故事的起点,要回到一个月前。这位父亲看着两个孩子一到假期就抱着手机不放,心里犯了嘀咕:与其让他们宅在家里消磨时光,不如带他们走出房间,用双脚去感受真实的世界。琢磨再三,他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带姐弟俩从深圳徒步回长沙。 出发前,他特意和孩子商量,还定下了约定:每天坚持走 25 公里,要是累了就随时停下来休息,路上遇到有意思的风景,也能多停留一会儿好好欣赏。 一路上,父子三人背着简单的行李,白天沿着国道走,脚下磨出了水泡就停下来贴创可贴;遇到下雨天,就找路边的便利店躲一躲,雨小了再继续。孩子的母亲说,每天晚上她都会收到他们父子三人的消息,有时是路边盛开的野花照片,有时是姐弟俩在小溪边玩水的视频,“弟弟说看到了会飞的蜥蜴,姐姐说认识了好几种植物,虽然累,但他俩从没说过要放弃。” 就这样走走停停,31天后,当他们一家三口终于抵达长沙南站时,孩子的母亲早已在车站等候,足足等了7个小时。她原本以为,分别已久的两个孩子见到自己,会忍不住崩溃大哭。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当姐弟俩一眼看到妈妈时,脸上没有半分旅途奔波的脆弱,反而满是藏不住的自信,连眼神里都透着一股 “我们做到了” 的骄傲,完全不像刚走完长途徒步的孩子。 不过,社会上对这事儿的看法,却一下子分成了两派,分歧特别大。不少人直言 “没法理解”,觉得这就是典型的 “没苦硬吃”。 他们觉得普通家庭的孩子,将来长大成人要面对的辛苦已经够多了,何必让孩子在该轻松的童年,就提前承受这种累?而且想锻炼孩子的话,办法有很多,不一定非要选徒步这么极端的方式。 但在支持者眼中,这无疑是一种难得的优质教育方式。他们始终坚信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的道理,觉得这趟特殊的徒步旅程,不仅让孩子切身体会到 “做事要有始有终” 的坚持,更在一路的奔波与节省中,懂了父母赚钱的艰辛,慢慢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而这些亲身体验过的磨难,会像一笔宝贵的财富,成为孩子未来面对任何困难时,都能勇敢向前的底气。 其实仔细想想,“到底徒步了多少公里” 根本不是重点,更珍贵的是这一路父子三人并肩前行、一起克服困难的点点滴滴和孩子脸上那份藏都藏不住的自信与骄傲。 这样的成长经历,远比任何数字都有意义,说不定会成为姐弟俩这辈子都忘不了的珍贵回忆。
给全国家长上了一课!”湖南,一男子为磨练孩子毅力,竟带着一对儿女,从深圳步行80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