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8月18日写道:“德国外长批评中国‘日益咄咄逼人’。到访日本的德国外交部长

小新军事热点 2025-08-19 21:00:12

法新社8月18日写道:“德国外长批评中国‘日益咄咄逼人’。到访日本的德国外交部长8月18日指责中国‘单方面改变’亚太地区的边界,并认为北京‘日益咄咄逼人’。”

瓦德富尔所属的基民盟,和之前那位跑去当联合国大会主席的绿党前外长贝尔伯克风格迥异。但不知道是不是德国外交部有“对华强硬”的传统,这位新外长上任三个月就急吼吼地搞亚洲首秀,在日本跟外相岩屋毅搞什么“日德外长战略对话”,张口闭口都是中国威胁。他在《读卖新闻》采访里更是语出惊人,要拉着德、法、英、波兰和日、韩、澳、新搞“八国新合作框架”,说是要“应对中国挑战”。这架势,活脱脱把亚太当成了自家后院。

瓦德富尔的指责集中在台海、东海和南海问题上。他声称中国在这些地区“日益咄咄逼人”,但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主张有着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根据中国官方数据,南沙岛礁经过生态修复后,已种植 150多万棵热带植物,建成22万平方米绿地,每天可产出280吨中水用于灌溉。

这种在主权范围内的建设性活动,与越南在南海非法占领岛礁上加速填海造陆、修建军事设施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越南在2024年6月至2025年3月间新增人造陆地641英亩,其总面积已达中国合法造岛面积的近四分之三。但德国外长对此视而不见,反而选择性地批评中国。

瓦德富尔在日本还扯上俄乌冲突,将中国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称为 “支持普京的战争机器”,这一说法完全站不住脚。中国始终坚持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连无人机等可能“双用”的产品都严格管控出口,而德国自己却在2024年向乌克兰加码提供坦克等致命武器。这种 “只许州官放火”的指责,让人不禁想起那句老话:“当你在指责别人时,有三根手指正指向自己。”

经济层面,德国外长的言论与现实形成强烈反差。2024 年中德双边贸易额虽说有点小波动,可也有2018.8亿美元,德国是中国在欧盟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大众、宝马这些德国车企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巴斯夫在湛江投了100亿欧元建化工基地,这些可都是真金白银的合作。瓦德富尔在东京说中国“不公平贸易”,可德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年年涨,怎么就没人提“公平竞争”呢?

这位外长可能还忘了,他的前任贝尔伯克今年6月刚当选联合国大会主席,前脚还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跟王毅外长握手,后脚就跑到纽约当“世界警察”。德国外交部这“左右互搏”的功夫,倒是练得炉火纯青。更有意思的是,德国总理默茨今年5月上任时还说要“战略去风险”,可转头就跟中国签了好几个汽车零部件的合作协议。这“去风险”到底是去谁的风险,明眼人都看得明白。

其实说白了,德国外长这通操作,就是想在中美博弈的夹缝里刷点存在感。一方面跟着美国喊“中国威胁”,好跟北约交差;另一方面又舍不得中国市场的真金白银。这种“又当又立”的把戏,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早就不新鲜了。只是苦了德国企业,这边外交部在东京放炮,那边大众集团还得在中国追加20亿欧元投资。这“政治正确”和“经济现实”的矛盾,估计够德国政府喝一壶的。

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德国想在亚太分一杯羹,又不敢得罪美国,只能在言辞上搞点小动作。可真正的国际秩序,不是靠几句狠话就能改变的。中德之间的经济纽带,也不是几个政客的嘴炮就能切断的。瓦德富尔要是真有本事,不如先把德国国内的能源危机解决了,再跑到亚太来指点江山。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小新军事热点

小新军事热点

小新军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