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林高远输给西蒙高茨的那场比赛,我看了,也是五味杂陈吧! 因为现在的世排26名,对于30岁的高远来说,单打的机会也在慢慢减少。 不少人指责他占着位置,又总是早早出局,不如退役把名额给梯队小将,还说的很难听。 是事实没错,可是他打不过外协,梯队也打不过他啊,梯队既打不过外协、又打不过他。 多哈的名额也是他队内直通打第一拿到的,这次瑞典是6个名额,虽然他世排26,但国乒内部他还是队内前6,所以他上也没什么不能理解,等他队内名次滑到前6之外,自然也就上不了了,大家急什么呢? 自龙胖退出国际赛场之后,感觉外协好像一下强大了,说实话 西蒙老叔,以前我真不觉得他是个外协强敌(现在也不觉得),可事实就是,高远最近栽他手里两次了,上一次是多哈世乒赛。 而且那次,他2-0领先王楚钦,把王逼到了去换衣服的艰难境地。 这次,林高远2分之差 一轮游是事实,可是今天我想说点别的。 我知道,作为球迷说这些有点僭越了,但我认为不无道理。 高远进国家队16年,也曾有过高光,甚至世排一度达到第二,19年还曾一月之内两次战胜樊振东,但好像这几年没有什么明显进步。 他跟着刘恒教练也七八年了,包括樊振东23年开始也是跟着刘恒教练。 我知道刘恒教练温柔,脾气好,这很宝贵,但大家更想看到的是高远的进步,也许他真的需要一个新的尝试,虽然他已经30岁了,看起来意义不大。 我不是他球迷,但我非常理解这个想法。 说直白点,竞技体育资源的倾斜 和教练的能力,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一名运动员的发展空间。 如果这些不到位,再闪耀的运动员他没有技战术的有力支撑,也会慢慢失去光芒。 而心理素质的强大,我认为也是建立在技术优势的基础之上的。 一个人打不出来,是球员的问题,但如果大家都打不出来,我认为一定不只是球员的问题! 这个团队的教练执教能力是否过硬?是否公平地对待每一位球员,哪怕是表面的公平? 以及,资源的分配方式是否合理? 团队生态环境、内部风气、凝聚力是否存在问题? 让高远给梯队让位置,可除了林诗栋,梯队又在哪呢?18岁的温瑞博也上了,22岁的向鹏同样一轮游了。 新周期百废待兴,也希望看到一个新的风貌,不止是球员,更是教练! 是老将有心气儿、小将有冲劲儿的公平公正的环境。 末尾,不要责怪那些输球的人了,他们站在竞技体育的轨道里,或许 也很迷茫。
沙特俱乐部报价福法纳,米兰俱乐部允许了沙特俱乐部与福法纳接触,看来最后时刻米兰的
【5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