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江率部登滩浒山岛,却未见情报中的海匪。他猛然发现岛上300百姓男人竟占半数。

熹然说历史 2025-08-16 21:17:08

陈雪江率部登滩浒山岛,却未见情报中的海匪。他猛然发现岛上300百姓男人竟占半数。恍然大悟:海匪就在人群中! 陈雪江(1920—1995)安徽枞阳人,出生于1920年,1995年逝世。海军上海基地原副司令员。1949年8月在南京海校训练三个月,11月任海军”永绩”舰政委,“长治”舰政委。1950年3月2日,海军第一支炮艇大队在南京成立,陈雪江被任命为第一任大队长。作为从陆军转入海军的指挥员,陈雪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挑战。他在海军学校仅仅接受了几个月的速成训练,就被委以重任。 1950年6月,华东军区海军第五舰队接到命令,要清剿盘踞在杭州湾滩浒山岛的海匪黄八妹部。黄八妹(1906~1982),名翠云,因眉毛象八字而小名八妹。这个曾经的抗日人员,后来却成为”苏浙清剿总部直属戡乱建国总队副总队长”,在解放军渡江后率残部在杭州湾一带抢劫船只。 炮艇大队的45艘艇原来都隶属国党海军。炮艇大队的指战员,一部分是国党这些艇队人员起义、投诚后,经过在华海校第4大队学习,分配上艇的;还有一分人员,是组建炮艇大队时从解放军苏,军区海防纵队和陆军中调过来的。这支混编的部队,成员构成复杂,陈雪江必须在短时间内将他们整合成一支能打胜仗的队伍。 6月15日,编队出航。十六艘舰艇组成一路纵队,驶向长江口外。途中遭遇恶劣海况,七级大风让只有25吨重的炮艇面临倾覆危险。1950年参加解放滩浒岛时,他还没有学会按天文航行,只学会了按照地文航行,因此白天航行在上海浦东外的长江口,可以看岛陆地海岸,但是一上雾一下雨就看不到海岸了,航行有困难。陈雪江的航海技术还不够熟练,但他临危不乱,最终决定在南汇嘴附近抢滩,保证了部队安全。 虽然12艘炮艇中有11艘搁浅,但经过一夜等待,编队重新出发。1950年6月16日上午,滩浒山岛一带有雾,海匪无法出海,也看不清海上状况,当中午发现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时,他们逃跑已经来不及了,慌得不知所措。 1950年6月16日12时,解放军第98师一个步兵加强营登岛很顺利,海匪一枪不发。也不露头。滩浒山岛面积并这么小,解放军上岛搜索,很快便搜完了,也不见一个海匪的影子。一无所获。这种异常的平静让所有人感到困惑。按照情报,岛上应该有黄八妹率领的一百多名海匪。 陆军指挥员第98师参谋长鲁突和海军炮艇大队陈雪江大队长不解,岛上100多名海匪哪儿去了?两位指挥员决定将全岛居民集中起来,既可以宣传政策,也能了解海匪去向。 不大一会儿,全岛300余居民来到一个水塘边集中,一个芝麻粒岛人数有点多,黄八妹的人一定在。当三百多名岛民聚集在水塘边时,陈雪江敏锐地发现了问题。这些看似普通的渔民中,青壮年男子的比例明显偏高,占了近一半。 按照海岛的正常人口结构,由于男性青壮年多数出海打鱼或外出谋生,留在岛上的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儿童,青壮年男子最多只能占总人数的五分之一。这种反常的人口结构立即引起了陈雪江的警觉。 当鲁突大声质问人群中的海匪身份时,沉默片刻后,两名早先被黄八妹俘虏的解放军战士挺身而出,开始指认混在人群中的海匪。海匪大队长见逃已来不及,他还算冷静,一看解放军来了这么多人,便命令喽啰们把武器扔进一个水塘里,然后装成普通老百姓的样子,混在人群中。 在两名战士的指认下,四十多名海匪被一一揪出。第一批46名海匪落网,他们自认倒霉。海匪们交待了黄八妹去了嵊山岛,明天应该会回来。这些青壮年人也不是真的死心塌地跟黄八妹干到死,在强大的解放军面前也是想得到宽大,因此主动坦白了滩浒山岛西南海里里的小山头下的石洞里有电台和武器。 这次行动虽然没有抓到黄八妹本人,但成功清除了她在滩浒山岛的据点,并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1950年逃亡台湾的黄八妹,直到1982年才在台湾去世。 这是华东军区海军舰艇部队第一次出海作战。当时,我参战炮艇只有25吨,原是日军侵华期间在上海制造的专门用于江河湖泊的巡逻艇。温台巡防大队大队长陈雪江身先士卒,参战官兵英勇杀敌。此次战斗,共俘敌46名,缴获船只4艘。这是人民海军使用25吨炮艇首次协同其他舰船渡海登陆作战取得的胜利。 陈雪江率领的炮艇大队在此后的战斗中表现出色,参加了解放长江口外岛、杭州湾和浙东福建沿海岛屿的一系列战斗,立下了卓著功勋。1951年10月7日,华东军区海军发布命令,授予该大队414艇为”头门山海战英雄艇”光荣称号。 滩浒山岛战斗的成功,不仅清除了威胁长江口航道安全的海匪势力,更重要的是为年轻的人民海军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陈雪江在这次行动中展现的敏锐观察力,成为人民海军初期作战的经典案例。他后来历任海军三都澳水警区司令员、海军福建基地、上海基地副司令员,为人民海军的建设发展贡献了毕生力量。

0 阅读:44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