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对努尔哈赤的崛起是洞若观火,却无计可施。万历三十四年的时候,努尔哈赤已经有精

猫头鹰说历史 2025-08-16 13:52:25

明朝对努尔哈赤的崛起是洞若观火,却无计可施。万历三十四年的时候,努尔哈赤已经有精兵三万,因为万历抗倭以及平定宁夏的时候辽军损失极大,所以原来的八万辽东明军就只有八千人了。 努尔哈赤出生在1559年,家在建州左卫,父亲塔克世是都督,祖父觉昌安出身指挥使家族。那时候女真部落散布在东北,分为建州、海西和野人三部,明朝为了管理,设了卫所制度,让他们互为牵制,同时抵御蒙古。努尔哈赤小时候学骑射,还接触汉书,像三国演义这样的,帮他积累了些用兵经验。十三岁母亲去世,他就去抚顺马市做买卖,卖人参皮毛,攒下点本钱。 二十岁左右,努尔哈赤投到明辽东总兵李成梁手下,当兵打蒙古,表现不错,得了赏识。但1583年,明军攻古勒寨时,误杀了他的祖父和父亲,这事成了他起兵的导火索。他回乡,捡起父亲留的十三副盔甲,拉起三十多人,开始收拾建州内部对手。几年工夫,他吞了苏克苏浒河部和栋鄂部,势力慢慢扩大。到1586年,拿下哲陈部,控制建州五部。 他推行牛录制,把人编成三百一组,便于管人和征兵。同时娶了好几个妻妾,扩大联姻圈子。1593年,海西叶赫部联合哈达、辉发、乌拉和蒙古科尔沁等九部,三万大军打过来。在古勒山,他用埋伏战术,击溃联军,杀了四千多。这仗打完,他吞并哈达,势力往海西推进。1599年,让人创满文,用蒙古字母拼女真音,促进内部交流。1601年,设八固山,就是后来的八旗,分黄红蓝白四色,每旗下牛录,赏土地奴隶给功臣,稳固忠诚。到1603年,击败东海野人部,控制鸭绿江流域,统一进程加快。 到1606年,万历三十四年,努尔哈赤手下有三万精兵,这些人装备铁甲弓矛,训练有素,能在雪地长途行军。反观明朝,辽东军力大减,原八万边军只剩不到一万。为什么这样?因为万历三大征抽调太多辽东铁骑。先是宁夏哱拜叛乱,明廷派兵镇压,辽东部队西进,损失不少。然后是援朝抗倭,日本丰臣秀吉侵朝鲜,明朝出兵援助,连续七年大战,辽东骑兵参战最多,伤亡巨大。李如松任辽东经略,在碧蹄馆率兵冲锋,勉强退敌,但1598年追蒙古时中伏阵亡,这位将领一死,明军指挥更乱。 明朝政策本来是让海西和建州女真互相掐,同时用他们挡蒙古。但努尔哈赤通过打仗和联姻,吞了乌拉辉发,打破平衡。女真统一后,他和蒙古科尔沁会盟,交换马匹情报,签互不侵犯协议,明朝北边没了缓冲,蒙古能直逼关隘,明军得分散防线,粮饷跟不上。努尔哈赤治军严,对功臣分俘虏财物,违纪的鞭打斩首,确保执行力。他的野心不止辽东,明廷通过斥候知道这些,却因党争和财政问题,没法集大军干预。边将报告,朝廷拖拉,巡抚只派小队骚扰,常被伏击损失。 万历三大征的影响太大了。宁夏平叛时,辽东兵被抽走,朝鲜战场明军和日军多次交锋,火炮用尽,士兵减员。播州杨应龙叛乱又调兵西南,明朝国库空虚,军力衰弱。到万历三十四年,努尔哈赤势力已成,明廷虽清楚,却无力行动。 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祭天,自称天命汗,建后金,年号天命。两年后,公布七大恨,指责明朝压迫,率两万兵取抚顺,明守将投降,后金军抢粮仓。1619年,明廷派杨镐九万大军分四路反击,后金在萨尔浒设防。努尔哈赤集中兵先打杜松路,明军上坡遭箭射,杜松中箭死,部队散。接着绕吉林崖,夜袭马林军,火把亮雪地,三天灭三路明军,俘大炮盔甲,杨镐退沈阳。 胜后,努尔哈赤占开原铁岭,吞叶赫,女真统一。1621年,围沈阳,明守将贺世贤出战,被铁骑围,弓手射杀他。沈阳失,辽阳跟丢,后金烧粮仓。1625年,迁都沈阳,建宫招汉官。1626年,十三万大军攻宁远,袁崇焕守城,用红夷炮轰,后金兵到城下炮弹炸,努尔哈赤中弹伤,部队死伤万多,撤退。几个月后,他在沈阳病死,六十八岁,皇太极继位,继续扩张。 萨尔浒之战是转折,明军集全国精锐二十万,加上朝鲜军号称四十七万,分四路进,但努尔哈赤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五天灭五万明军,缴获物资多。这仗后,明朝辽东形势危急,努尔哈赤信心大增,从前他不确定能不能正面打明军,现在知道能行。明军为什么败?一方面装备低劣,指挥混乱,杨镐分兵太散;另一方面,万历三大征耗尽家底,辽东镇精锐没了底子。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过程,靠武力和制度。起初从建州五部,到吞哈达乌拉辉发叶赫,他用八旗组织军队,赏罚分明。明朝对女真政策,本是分而治之,设建州卫海西卫,让他们贡马,换官职,但努尔哈赤打破这套。明廷早期扶李成梁打女真,杀戮压迫,但后来无力跟进。努尔哈赤还创满文,定法规,促进满族形成。 后金崛起,明亡序幕拉开。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改国号清,入关奠基。但宁远败仗暴露后金弱点,火炮落后,重创严重。他的逝世结束一个时代,却开启清朝扩张。历史看,明朝眼见努尔哈赤强大,却因内部问题和战争消耗,无力遏制,这教训深刻。

0 阅读:137

猜你喜欢

猫头鹰说历史

猫头鹰说历史

每天给大家分享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