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一位劳模在声嘶力竭地作报告。他一手持稿子,一手扣天,仰起头,在话筒前,大喊起来。以今天看,他的报告状态相当的激动夸张。可是,当时这样的报告状态很平常。 因此,他旁边的人看起来相当平静,并没有感到一丝异常。因为,他们早已对此习以为常。当轮到他们作报告时,他们的状态甚至比这位正在作报告的劳模更加的亢奋。现在常说有理不在声高。但当时的人认为声高极为有理。 这些看似小人物,但在当时他们也是扣响时代脉搏的风云人物。劳模的头衔并非谁都能荣获的。当时,劳模在群众的中地位与威信非常高。他们是群众的榜样,一言一行可以影响着群众的价值观。那时,每个劳模身上也确实有真本事。
1965年,一位劳模在声嘶力竭地作报告。他一手持稿子,一手扣天,仰起头,在话筒前
幽径通古寺
2025-08-16 00:26:12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