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飞机还没起飞,局势就变了,普京要去阿拉斯加见特朗普,白宫顺势亮出“第二步”

青黛灵韵 2025-08-15 12:47:59

果然,飞机还没起飞,局势就变了,普京要去阿拉斯加见特朗普,白宫顺势亮出“第二步”——邀请泽连斯基加入,把双边会谈升级成三方,说是为了和平更快,但真正目的,是把普京架在镜头前,如果拒绝,就马上被扣“不真心求和”的帽子。 特朗普在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话里有话,说“普京和泽连斯基能和睦相处”,还暗示“若谈崩就制裁”,活脱脱一副“我搭台你唱戏”的架势。白宫提前放出风声,说三方会谈可能讨论“领土交换”,直接把普京架在道德放大镜下。 要是拒绝,马上被扣上“不真心求和”的帽子;要是答应,就得吞下承认乌东现状的苦果。这种“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的尴尬,恰恰是美国最擅长的舆论柔道。 美国在这场博弈中巧妙利用了欧洲和乌克兰的立场差异。泽连斯基在与欧洲领导人的视频会议中提出五项原则,强调“乌克兰必须参与所有谈判”,但美国却绕过基辅直接与莫斯科对话,这种“程序正义”的缺失,反而给了白宫更多操作空间。 特朗普那句“领土问题只能与乌克兰谈”,表面上是安抚盟友,实则是把泽连斯基当作舆论工具,一旦普京在三方会谈中表现出犹豫,立刻就能将责任推给俄罗斯“不尊重乌克兰主权”。 2022年美洲峰会,美国因排斥古巴等国引发拉美国家抵制,结果峰会沦为“吐槽大会”;2024年美日菲三边会谈,美国试图用“印太战略”孤立中国,却被批评为“冷战思维”。 如今这场三方会谈的舆论套路如出一辙,通过多边框架制造道德制高点,再用媒体叙事将对手塑造成“和平破坏者”。 普京在筹备会议上提到“美方积极努力”,这话里既有外交辞令的客套,也暗含对这种舆论游戏的无奈。毕竟,当特朗普在镜头前大谈“25%谈崩概率”时,俄罗斯的任何回应都可能被断章取义。 美国在谈判桌上抛出的“领土交换”方案,本质上是要俄罗斯用战场上的胜利果实换取停火,这种“以土地换和平”的逻辑,既违背俄方核心利益,又给了白宫绝佳的舆论弹药。 这场三方会谈的真正博弈,早已超出了俄乌冲突本身。对美国来说,这是转移国内政治压力、塑造“和平缔造者”形象的绝佳机会;对俄罗斯而言,这是一场必须谨慎应对的舆论攻坚战。 泽连斯基夹在中间,既要争取乌克兰利益,又要避免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其处境之微妙可想而知。 从阿拉斯加的雪山到国际舆论的战场,这场看似简单的外交动作,实则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媒体马戏。当特朗普在联合记者会上笑容满面地宣布“取得进展”时,镜头背后的舆论暗战才刚刚开始。

0 阅读:124

猜你喜欢

青黛灵韵

青黛灵韵

青黛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