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印度的打击,后果非常严重,美国耶鲁大学南亚研究讲师苏尚特·辛格在英国《金融时报》刊文称,美国印度关系几个月内就出现了逆转,从“蜜月期”,转变为“抵制美货”。 2025年7月,特朗普突然宣布对印度商品征收25%的关税,8月初更是加码到50%,理由是印度继续从俄罗斯买石油和武器,还被指责搞“贸易壁垒”。 这关税可不是小数目,直接让印度出口到美国的纺织、珠宝、农产品等行业叫苦不迭,有数据估算,如果美国订单减半印度可能损失400亿美元的出口额,相当于2025-26财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 这对印度经济来说简直是当头一棒,更气人的是特朗普还把关税和地缘政治挂钩,公开批评印度“资助”俄乌冲突,摆出一副要教训印度的架势。 印度也不是好惹的,新德里官方迅速回怼,说能源政策是主权事务,美国指手画脚是干涉内政,印度商界和民众也坐不住了,社交媒体上开始喊“抵制美货”,麦当劳、可口可乐、苹果、亚马逊这些美国品牌成了靶子。 在莫迪政府推民族主义的背景下,抵制行动从网上烧到线下,民族主义团体组织抗议,号召买国货、搞自力更生,莫迪这几年一直推“印度制造”,现在美国这一手正好给这口号添了把火,印度消费者对美国品牌的敌意越来越浓。 过去二十年,美国一直拉拢印度,核协议、联合军演、技术合作,样样都给印度开绿灯,想把印度变成抗衡中国的重要棋子,可特朗普最近的动作却让印度觉得自己被“卖了”。 他先是高调接见巴基斯坦军方领导人,还给巴基斯坦19%的优惠关税,对比印度50%的关税,差距不是一般大。 这事儿发生在印度帕哈加姆地区刚遭恐怖袭击、26名平民丧生之后,印度舆论炸了锅,觉得美国完全不顾印度核心利益,像是又回到了冷战时期“美巴联盟”的老路。 特朗普还公开宣称自己“促成”了印巴停火协议,印度外交部直接否认,说印巴问题是双边事务,不需要第三方插手,美国国务院却还在那自卖自夸,搞得印度更火大。 反对党趁机批评莫迪政府对美国太软弱,国内政治压力一下子涌上来,耶鲁大学的南亚研究讲师苏尚特·辛格说,美国这种“公开施压”把双边信任破坏得一干二净。 印度现在开始怀疑跟美国合作的意义,要是关系继续恶化,印度可能更倾向跟俄罗斯甚至中国靠拢,平衡一下美国的不可靠。 印度国内的反应也加剧了这场危机,莫迪政府这几年推“印度制造”和经济自立,特朗普的关税和外交姿态正好给民族主义情绪点了把火,社交媒体上“抵制美货,买国货”的口号满天飞,消费者把美国品牌看成“外来威胁”,这对美国企业来说可不是好消息。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中产阶级增长快,麦当劳、亚马逊这些品牌本来在印度混得风生水起,现在却面临市场份额缩水的风险。 美印关系恶化成了印度国内政治的导火索,反对党指责莫迪对美外交太妥协,尤其在喀什米尔问题和俄油采购上没骨气,莫迪的强人形象因此有点动摇,特别是在比哈尔邦选举前,民族主义选民可能会要求政府更硬气。
特朗普看透了莫迪,也看透了印度。一边是人口快冲到18亿的“资源危机”,一边是
【70评论】【9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