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中国活该被日军欺辱,中国就应该被日本多占领几年!”“郑州大暴雨是报应!活该被淹!”2020年说这些话竟然是清华大学高材生李睿,本该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却沦为日本走狗,让14亿同胞羞愤不已,不过他最后的下场却大快人心! (信源:百度百科——李睿) 2021年7月,当特大暴雨将郑州变为泽国,当无数救援力量与死神赛跑,整个国家的心都为之揪紧。 地铁隧道里500多名被困者的绝望,与25条生命在洪流中逝去的悲痛,是那一年夏天整个民族的共同记忆。可就在这举国同悲的时刻,一个冰冷的声音划破了这份守望相助的温情:“活该”。 说出这两个字的,不是什么无知的网民,而是一位清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李睿。一个本该是社会栋梁的高材生,却对同胞的苦难报以如此刻薄的嘲讽,这其中的反差,比灾难本身更让人错愕与愤怒。 事情发酵得很快。当日降水量极大,而地铁也被淹没了。就当全国的目光都聚焦于这场生死救援时,李睿在社交媒体上公然宣称,河南的暴雨是“报应”。这番言论像一根刺,扎进了所有为灾区忧心的人们心中,也迅速点燃了公众的怒火。 为何会这样,明明是让人们所痛心的事情,可是有的人不说帮助了,却要将这么尖锐的声音插进灾区人民的心中。 随着网友的深挖,李睿的形象逐渐清晰,也愈发让人心寒。他出生于北京一个优渥的家庭,作为独子备受宠爱,凭着聪明才智,一路考入清华大学并获得保研资格。按理说,他这样的人生简直就是直达罗马。 谁知,在光鲜的履历之下,他的价值体系早已扭曲。这并非一次偶然的口不择言。早在学生时代,当老师讲述日军侵华史,同学们义愤填膺时,李睿就曾冒出惊人之语,声称“中国活该被日军欺辱”,甚至希望“侵华日军在中国多侵略几年”。 他的出格言论有一条清晰的轨迹。当神舟十二号飞天,国人振奋之时,他极尽嘲讽;面对香港问题,他公然支持“港独”,挑战国家主权;他甚至在网上自曝在职期间有过“受贿”、“放高利贷”等行为。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认知偏差,而是一种持续性的、对国家与民族的恶意。他的聪明才智,似乎都用在了如何精准地站在同胞情感的对立面。 这件事很快激起了一场复杂的社会辩论。愤怒的声讨是主流,人们质问:天灾无情,人间有爱,何来“报应”一说?这种对生命的漠视,被普遍视为人性的沦丧。但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声音试图将讨论引向更深处。 他们拷问,这场天灾背后,是否暴露了城市预警与应急管理的短板?这些理性的声音,与对李睿个人的道德谴责交织在一起,让舆论场变得异常嘈杂。 支持严惩者认为,这关乎民族情感的底线,必须让其付出代价;而另一方则担忧,过度的网络“人肉”是否会滑向对个人权利的侵犯。 更进一步看,这场风波也迫使社会反思:我们倾尽资源培养出的高层次人才,在价值观引导上是否存在缺失?当知识与品德脱节,一个高智商的个体,他的能量究竟会服务于社会,还是破坏社会? 最终,这位习惯了站在主流对立面的精英,迎来了被主流彻底抛弃的结局。互联网是有记忆的,随着劣迹被一一曝光,他曾引以为傲的一切迅速崩塌。母校清华大学果断发布声明,取消其学籍。他任职的远洋集团也快速切割,解除劳动合同。 从天之骄子到“过街老鼠”,李睿的坠落只在朝夕之间。而他自曝的违法行为,也将让他面临法律的审判。这个故事再清晰不过地说明:知识和才华一旦脱离了正确的价值观,只会成为通向毁灭的加速器。 一个人的道德崩坏,最终触发了一场全民级别的舆论海啸。那么,你认为公众对李睿的口诛笔伐,是捍卫民族情感与社会底线的必要之举,还是在某种程度上越过了理性批评的界限?
[中国赞]“中国活该被日军欺辱,中国就应该被日本多占领几年!”“郑州大暴雨是报应
韫晓生
2025-08-14 18:17:1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