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在接受纽约时报专访时说:美国、荷兰、日本、韩国与台湾牢牢控制着半导体关键节点,中国若想反制,几乎没有机会! 这话出自一位亲手把台积电打造成世界第一的行业教父之口,其分量可想而知,他对于半导体行业的理解,无疑是世界顶级的。 但华为Mate 60手机的横空出世,却像一道划破夜空的闪电,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响亮回应。 当专业机构拆开这部手机,发现里面那颗由中芯国际在中国本土制造的7纳米芯片时,整个科技界都为之震动。 这可是在经历了长达数年的严酷封锁,在外界普遍认为其高端芯片之路已被堵死的情况下,所实现的一次重大突破。 一时间,中国市场的信心被极大地点燃了,这已经超越了一款新产品的意义,它更像是一次强有力的宣告,证明了在巨大的外部压力之下,自主研发的道路不仅没有中断,反而闯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这颗凝聚了无数期待的芯片,其诞生离不开一条极其精密的生产线,而这条线上,依然是离不开全球技术协作。 在芯片设计环节,工程师们所依赖的核心工业软件,其主导权仍牢牢掌握在美国公司手中,生产过程中必须用到的高纯度特种气体,主要需要从日本进口,而决定芯片制造精度的顶级光学镜头,则来自德国。 所有这些对外部技术的依赖,最终都指向了那个绕不开的核心瓶颈——光刻机,尤其是由荷兰ASML公司独家生产的、用于制造顶级芯片的EUV光刻机。 这台设备是通往7纳米及以下更先进制程的唯一桥梁,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而现实是,由于技术壁垒和出口限制,这种最先进的设备还无法进入中国大陆,中芯国际能够凭借现有的DUV光刻机,通过极其复杂的技术创新实现7纳米芯片的生产,这本身就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奇迹。 这也恰恰揭示了半导体这个行业的根本属性:它从来不是某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完成的独奏,而是一场由全球顶尖玩家共同参与、高度协作的“交响乐”。 因此,中国真正的挑战,并不仅仅在于攻克某一项单一技术或某一台设备,更在于要建立起一整套属于我们自己的、能够独立运转并且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 诚然,前方的道路依旧漫长,充满挑战,我们在许多核心领域与世界顶尖水平还存在着看得见的差距,但这个行业没有神话,不存在所谓的“弯道超车”,我们正在做的,就是这样一件需要非凡耐心和坚韧毅力的事业。
自从中国不买菲律宾香蕉以后,菲律宾对中国的出口,现在越来越依靠“半导体芯片”,和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