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广路隧道”防洪治理,需要群策群力! 8月7日的一场大暴雨,让郑州“京广路隧道”的防洪排涝治理,俨然成为当地网络舆论关注热议话题。 甚至有热心网友在“领导留言板”出了建议(诸如提高出入口道路标高,隧道两边加高防护墙,提高隧道内排水能力没施等)。 郑州京广路隧道,特指省会郑的京广北路隧道、京广南路隧道等组成的、全长约8.5公里的隧道群。 受特殊地形限制,京广路隧道群,整体呈“U型”或“V型”结构,隧道的最低点远低于两端的出入口路面。 这种设计天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集水盆”。一旦遭遇极端暴雨,城市地面积水会迅速、猛烈地沿着道路坡道向隧道最低点汇集。 2021年“7·20”郑州特大暴雨灾害显示,当时的雨水从出入口的U型槽敞开段大量、快速灌入后,不是简单地“流过”隧道,而是会迅速在最低点蓄积,水位快速上涨淹没隧道。这乃是其最致命的天然缺陷之一。 所以,治理“京广路隧道”防洪排涝,不能光靠加高出入口路面,两侧设置雨水防护墙这类“头痛医头脚病医脚”的表面化治理措施,应该从隧道内部设计优化、让灌入洪水快速流走,而非速迅汇集上面做足文章。 譬如,可以在隧道最低处,开挖大型排水沟,或者将最低处当成排水通道,将个别段隧道改建成高架桥。 总之,需要群策群力,综合治理,有力改变郑州“京广路隧道”,每逢大暴雨必积水、影响通行安全的陈疴痼疾问题。 对此,大伙怎么看?请评论区里发表你的真知灼见。
“京广路隧道”防洪治理,需要群策群力! 8月7日的一场大暴雨,让郑州“京广路隧道
墨色流年绘江吖
2025-08-14 11:16:36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