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5岁农民工黄元峰被查出肝癌晚期,妻子拿出所有积蓄17万给他治病,没

静享人生趣 2025-08-14 07:56:19

2014年,45岁农民工黄元峰被查出肝癌晚期,妻子拿出所有积蓄17万给他治病,没想到他没有选择住院治疗,反而将钱全部拿来给家乡修路。修路资金不足时,他带着儿子向村民借钱,并写下欠条保证:就算我死了,我儿子也给你们还钱…… 2014年的广西永福县的一个小山村中,一张诊断书打乱了45岁农民工黄元峰一切计划,他在体检中被确诊为肝癌中晚期,医生说他的生命可能仅剩两三年,甚至更短。 在常年在外打拼了二十年的汉子,得知自己患癌后没有慌张,他拒绝留在医院治病,他要在自己仅剩的生命里,完成他一桩从小到大都没实现的心愿。 他要拿出全部积蓄,为世代居住的小江屯修一条通往外界的路。 小江屯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一百四十多位村民祖祖辈辈被困在山沟里。 过去,村民们要翻越大山才能与外界相通,一条泥泞的黄泥路是连接屯子与世界的唯一纽带。 每逢雨天,这条路便泥泞不堪,别说通车,就连行走都十分艰难,山里的山货运不出去,外面的物资难以运进来。 这些年黄元峰在外闯荡时,始终惦记着家乡的困境,“要致富先修路”的念头在他心中盘桓多年。 被确诊癌症后,黄元峰反而更加坚定了修路的决心,他说生命的长度或许无法掌控,但宽度可以自己决定,与其在病床上虚度时光,不如用剩下的日子为家乡做件实事。 在那之后,他开始勘察路线,制定施工计划,最终核算下来,修一条4公里长直达国道的山路需要17万元,这对于常年在外打工、还要兼顾搞发明的黄元峰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 可面对巨大的开销,他毫不犹豫地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可很快,积蓄就见了底。 面对巨大的资金缺口,他拖着病体带着儿子,挨家挨户向村民借钱。 乡亲们都知道他身患癌症命不久矣,面对乡亲们的疑虑,黄元峰郑重承诺:“就算我死了,我儿子也给你们还钱。” 村民们看着他苍白的面容、听着他急促的喘息,一想到他身患重病还心系家乡,乡亲们纷纷伸出援手。 2014年12月,伴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修路工程正式启动,当时黄元峰的身体早已不允许他进行高强度劳动,于是他就在工地旁放一把椅子,疼得受不了就躺下,通过对讲机指挥工人施工。 他的女儿黄通慧,2012年以县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广西大学,当她得知父亲的病情后,她毅然决定休学一年,每天来到工地帮父亲洗衣、熬药,还为父亲和工人们做午饭。 黄元峰的妻子是乡村老师,平时工作繁忙,假期里也会到工地帮忙打理田地、照料他的生活。 他的儿子原本在南宁有份稳定的工作,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也辞去工作,回到家乡陪伴在父亲身边,为修路尽一份力。 施工过程中,困难接踵而至,山路要穿过丛林、岩石和河流,遇到坚硬的岩石,挖掘机作业十分艰难,在碰到横在路中的大树根时,黄元峰会强撑着身体上前帮忙翻走。 一天八小时的施工时间,他大部分时候都躺着,但眼睛始终盯着施工的方向,心里盘算着每一段路的进度。 黄元峰还有个搞发明的爱好,,他花了一年时间研制了抗震床,2014年8月,他的抗震床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而他用这笔钱资助了5个贫困大学生上大学。 2015年2月8日,这条凝聚着黄元峰心血的山路终于初见雏形,当第一辆摩托车顺利驶过新修的山路时,村民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在记者来到小江屯采访黄元峰时,记者偶遇了一位隔壁村的老人,老人笑着称赞:“黄元峰真是个好人。” 黄元峰在接受采访时说,修这条路就是为了让村民们方便运送山货、搞旅游开发,希望小江屯能早日富起来,自己活着不留遗憾。 令人欣慰的是,后来复查时,医生发现黄元峰的病情还算稳定,术后暂未出现复发迹象。 而这条山路,不仅连接了过去与未来,也承载着小江屯数百位乡亲们的希望。 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黄元峰说:“我不怕死,只想不留遗憾,现在连墓地都快找好了,我仍会过好每一天,该做的事还会做。” (信息来源:南国早报——2015年02月15日《永福“癌症哥”凿山4公里修路 躺着也要把路修通》)

0 阅读:234

评论列表

盛宴

盛宴

1
2025-08-14 08:46

一家人都那么美好!

静享人生趣

静享人生趣

静享人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