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本纪》里那场决定王朝命运的会议,气氛微妙得仿佛一场终极面试。 舜帝端坐主位,禹、伯夷、皋陶三位重量级人物各怀心思。皋陶率先发言,语气沉稳如磐石:“信其道德,谋明辅和”——治国,靠的是诚信品德,策略清晰,君臣同心。 禹立刻追问:“那具体怎么做?”(“然,如何?”)皋陶的回答却出人意料,没有宏大蓝图,而是指向了最根本处:於!慎其身修,思长,敦序九族,众明高翼,近可远在已。 先管好你自己!谨慎修身,目光长远,把家族关系理顺了,身边的贤能自然凝聚,由近及远,天下也就安定了。 禹立刻心领神会:“说得好!”(“禹拜美言,曰:‘然。’”) 皋陶接着亮出核心观点:“在知人,在安民。” 治国核心就两点:识人用人,安定民心。 禹却眉头一皱,发出了令人深思的感叹:“哎呀!全做到太难了!知人需要智慧,才能合理用人;安民需要仁爱,百姓才会归心。若真能知人安民,还怕什么驩兜作乱?何必流放三苗?还用担心花言巧语的奸佞小人吗?” 皋陶等的就是这句话!他顺势亮出压箱底的绝活——“九德”人才考核表: 宽而栗:宽厚又不失威严(像部门总监,亲和但镇得住场) 柔而立:温和却立场坚定(如谈判专家,态度软却咬死底线) 愿而共:谨慎且恪尽职守(如财务总管,一丝不苟) 治而敬:干练又敬畏职责(像外科医生,技术精湛又敬畏生命) 扰而毅:灵活应变又果决(如危机公关,反应快下手准) 直而温:耿直却不失温和(如质检主管,铁面无私但态度好) 简而廉:处事简明又清廉(如审计人员,流程清晰自身干净) 刚而实:刚强又脚踏实地(如项目经理,意志坚定又接地气) 强而义:强大且坚守道义(如企业掌舵者,实力雄厚不行差踏错) 皋陶强调:若能每日践行其中三德,足以治理一个家族;若能严肃恭敬地践行六德,足以治理一个诸侯国。若九德兼备且能融会贯通、普遍推行,则贤才在位,百官肃然,邪门歪道自然无处容身!放错一个人,就是搅乱天意!(“非其人居其官,是谓乱天事。”) 皋陶目光灼灼:“这套标准,可行吗?”禹斩钉截铁:“绝对可行,且必见成效!”(“女言致可绩行。”)皋陶却谦逊道:“我也只是努力为大道添砖加瓦罢了。” 皋陶的“九德”不是飘在云端的道德训诫,而是一套严谨务实、极具操作性的上古“人才画像”与“管理指南”。他精准点出:国家兴衰,根本在人;用人之要,首在德行与能力的精准匹配。 几千年后回看,皋陶的“九德”标准依然熠熠生辉。它像一面穿越时光的明镜,照见古今管理的本质:真正的领导力,始于修身,成于知人,终于安民。
《夏本纪》里那场决定王朝命运的会议,气氛微妙得仿佛一场终极面试。 舜帝端坐主位,
闻史忆今阁
2025-08-14 01:43:0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