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关税战打到最后,全世界会发现,这事是美中玩了全世界,折腾了半天,中美的关税就是10%,一直谈,一直延,永远都是10%。 真正挨打的从来不是中美,而是那些站在美国身边的盟友。 台湾就是最突出的例子。最初,岛内不少人以为能借着美国的手,在经贸上压制大陆,但等来的却是对自己出口商品的新一轮加税。 美国对台湾的关税起步就是百分之二十,还会在各种项目上附加额外的比例,比对大陆征收的还要重得多。 最先受冲击的,是台湾赖以立足的半导体产业。台积电这家全球领先的芯片制造商,其一部分核心产能和技术团队正在被搬到美国亚利桑那州。 这并不是普通的海外设厂,而是连同最关键的制造工艺、设备和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一起转移。这样一来,台湾原本在半导体领域的领先地位就很难维系。 当科技产业的根基被撬动时,台湾的传统优势产业也陷入了麻烦。本来在国际竞争力很强的机床、模具等产品,在新关税叠加后税率接近百分之二十五,导致订单大量流失。 一些工厂不得不缩减生产,甚至整条生产线搬到越南、墨西哥等成本更低、关税压力更小的地方。工业区里,厂房出售、出租的现象一波接一波,产业外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而对比来看,美国的其他盟友并没有像台湾这样被动承受。欧盟选择直接对美国科技巨头征收数字服务税,并在金融合作上尝试与东盟等地区伙伴绕开美元结算。 日本和荷兰则在光刻机等核心半导体设备上结盟研发,争取摆脱对美技术的依赖。 加拿大利用自己能源出口国的地位,限制对美供应作为谈判筹码,同时积极将天然气销往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市场,分散对美国的依赖。 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寻找平衡点,以减少在一边倒格局下的风险。 但台湾却将全部信任压在美国身上,甚至主动放弃了对岸那片拥有十四亿人口的大市场,把与大陆的经贸联系降到最低。 对于中美来说,这场贸易战更像是一种可控的拉锯,而高关税的主要承受者,恰恰是美方那些站得最近、说不上话的盟友。 美国对台湾的打法,很明显是一套长期的布局。先把台积电的核心能力和技术吸走,让台湾失去赖以竞争的高科技优势;再用高关税打击传统制造业,让产业链逐步外迁;最后通过货币手段限制出口竞争力,加速经济的弱化。 当最值钱的资产和技术都被转移走,岛内本地产业被逐渐掏空,台湾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性自然会下降,直到半死不活,而这时候,就该轮到大陆出手统一!
这个关税战打到最后,全世界会发现,这事是美中玩了全世界,折腾了半天,中美的关税就
芸霄记史
2025-08-13 13:19:4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