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想不到!美国商务突然宣布 2025年8月9日,美国商务部突然下令,要求哈佛在9月5日前提交所有联邦资助科研项目的专利清单,否则可能收回专利授权。哈佛可是有5800多项专利,这下麻烦大了! 但这次美国商务部,还搬出了1980年出台的《拜杜法案》说事。这法案本来是说,大学能用联邦资助搞出来的科研成果去申请专利,还能商业化,但有个前提,得保证美国公众能从中受益。 1980年的《拜杜法案》本来是笔“双赢账”:政府掏钱让大学搞研究,大学把成果专利化赚钱,条件是“得让美国公众沾光”。 比如专利授权不能搞独家垄断,价格得合理,必要时得允许其他美国企业用。 之前这规矩执行得松,哈佛拿着每年45亿美元的联邦科研经费(占其科研总投入的60%),把专利许可费从2010年的1.2亿美元涨到2024年的3.8亿美元。但其中23%的专利被独家授权给外资企业。 可最扎眼的是生物医药领域。哈佛医学院用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2.3亿美元资助,研发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抗体专利。 但却独家授权给瑞士某药企,美国本土药企想使用得支付3倍于欧洲企业的许可费,直接导致相关药物在美国售价比欧洲高40%。 这种“拿美国钱、肥外国企、坑美国患者”的操作,早被国会盯着了——去年参议院的调查报告里,光哈佛就被点名17次,说其专利授权“背离公众利益”。 新能源专利的流向更让商务部揪心。哈佛工程学院用能源部1.8亿美元资助搞出的固态电池电解质专利,2023年被授权给韩国企业,对方据此在密歇根州建厂,却拒绝向美国车企转让技术,导致福特、通用的电池研发进度慢了14个月。 而《拜杜法案》里藏着的“杀手锏”其实早有先例——2019年,斯坦福大学把一项联邦资助的新冠检测专利独家授权给某公司,导致检测试剂盒价格飙到市场价的3倍,商务部直接发函警告,斯坦福赶紧改成非独家授权,价格腰斩。 现在轮到哈佛,5800项专利里有1100多项涉及“敏感技术”,其中87项被授权给“美国关切国家”的企业,这账算下来,怕是比斯坦福当年的事严重得多。 但哈佛的麻烦不止于交清单。按法案规定,若查实“公众利益受损”,商务部有权收回专利授权,或强制实施“合理使用许可”。 去年哈佛靠专利赚的3.8亿美元里,有1.1亿美元来自可能违规的授权,真要被处理,相当于砍了近三分之一的“专利财路”。 可要命的是,其他大学都在盯着——MIT、斯坦福、加州理工这些“专利大户”,每年联邦资助的专利许可费加起来超20亿美元,要是哈佛被罚,等于给所有大学划了条红线,之前的“宽松日子”怕是到头了。 说穿了,这事儿本质是“谁的钱谁说了算”。联邦经费占哈佛科研经费的六成,相当于政府是“大股东”,却对专利收益的分配没话语权。 商务部这招既是敲打哈佛,也是给所有拿联邦经费的机构提个醒:专利能赚钱,但不能忘了“用政府的钱,就得让美国公众受益”的初心。
治不了美国,还治不了你[笑着哭]
【31评论】【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