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有眼光了!”重庆,一快递员儿子高考成绩677分,结果他放弃上北大和复旦,而是选择了民办的西湖大学!这让考生母亲无法理解,而他之所以这么选,全都是因为西湖大学校长的一个举动!网友:在北大他可能平平无奇,但在这里就是人中龙凤! “我们确实不理解,但只要是儿子选择的我们就支持!”母亲笑着说道,这句话背后,是一个让无数人惊讶又深思的选择。 事情要从今年高考说起,万鑫宇在高考中取得了677分的优异成绩,这样的成绩足以让他进入国内任何一所顶尖大学,最初他的志愿填报方向也是北京大学,甚至已经参加了北大的强基计划面试。 然而就在高考志愿填报截止前一个小时,一个意外的电话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电话那头,是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院士,这通电话的内容虽然未被详细披露,但显然对万鑫宇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据他的母亲文丽娟回忆,儿子接完电话后,毫不犹豫地修改了志愿,将西湖大学作为了第一选择。 西湖大学虽然是一所年轻的民办高校,但由施一公等著名科学家发起创办,定位为“小而精、高起点、研究型”的新型大学,施一公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前清华大学副校长,在学术界享有盛誉。 他的亲自邀请无疑展现了西湖大学对优秀人才的渴求与诚意,对于万鑫宇这样的高分考生来说,能够在本科阶段就得到顶尖科学家的直接关注和指导,这种吸引力可能不亚于传统名校的光环。 万鑫宇的选择最初让母亲文丽娟感到困惑,作为一名普通的快递员,她深知北大、复旦这样的名校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也理解这些学校能为儿子带来的“面子”和“里子”,然而面对儿子坚定的态度,她最终选择了尊重和支持。 这种开明的态度令人动容,也反映了中国家长教育观念的悄然变化——从单纯追求名校标签,到开始关注孩子个人的兴趣与发展方向,这一事件经媒体报道后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引发了广泛讨论。 一位网友留言道:“中国需要更多像西湖大学这样的探索者,打破‘唯名校论’的桎梏,让教育回归本质,”这种观点认为,万鑫宇的选择不仅是个人的决定,更是对多元化教育模式的一种支持。 当然也有不少人对这个决定持保留态度,他们担心民办高校的学历认可度、就业前景等问题,但无论如何,万鑫宇的故事已经超越了个人选择的范畴,成为了一个引发社会思考的教育话题。 如今万鑫宇已经迈出了人生中这一勇敢而独特的步伐,西湖大学也因为他的选择而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展现了其作为高等教育改革试验田的吸引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而非简单地贴标签,在多元化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而这种选择应该得到尊重和理解,正如万鑫宇母亲那句朴实而有力的话所体现的——支持孩子的选择,或许比追求表面的光环更重要。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第一个问我高考成绩的居然是她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