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俄乌冲突停止,美国抽身全力对付中国,如中美在南海开战美日韩大战中国,俄罗斯站在中间隔岸观火,朝鲜同样随同俄不插手,不干涉,所以俄乌冲突,在客观上,部分对我们发展有好处,美,俄,欧洲,团结一致对付中国压力山大!
俄乌冲突从2022年打到现在,三年多的时间里,确实把美国的主要精力牢牢锁在了欧洲。美国这几年光是给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就超过750亿美元,还得协调欧洲盟友同步施压俄罗斯。这种持续投入,让它很难在亚太地区同时搞出大动作,这对咱们来说,确实争取到了宝贵的发展窗口期。
现在的局势很明显,乌克兰那边全靠西方输血维持战线,双方都耗得精疲力尽。
就说那军事援助,2025年8月美国刚批准两笔对乌军售,一笔1.04亿美元的M777榴弹炮,另一笔9950万美元的运输设备,加上之前的3.22亿美元“鹰”式防空导弹和3.1亿美元F-16配件,光2025年上半年就砸进去近8亿美元。
这还不算2022年以来,累计超过750亿美元的“输血”,相当于每天烧掉6000万美元,这对于负债本来就超过36万亿的美国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
欧洲国家更不好过,德国原本是挺乌主力,现在被能源危机折腾得焦头烂额,工业电价涨到中国的三倍,巴斯夫都把化工产能往湛江搬;法国更直接,2023年对华贸易额飙到789亿美元,空客在天津建第二条A320生产线,核能合作项目直接把“戴高乐”号航母的核技术都搬来了。
欧洲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现在看见中国,就跟看见“救命稻草”似的,马克龙访华时连“从法国农场到中国餐桌”的冷链物流都谈妥了,波尔多红酒销量在华暴涨40%,这哪是对抗,分明是“欧洲倒爷”集体来中国摆地摊。
中俄这边,2023年贸易额直接干到2401亿美元,同比涨了26.3%,相当于每天有6.6亿美元的货在中俄边境来回倒腾。俄罗斯的原油跟不要钱似的往中国送,1.07亿吨原油把中俄输油管道都快撑爆了,占中国进口量的五分之一。
更绝的是,俄罗斯远东开发直接向中国敞开大门,中企在海参崴建的自贸区都快成“小深圳”了,连西伯利亚的天然气管道都得听中国调度。
可要是俄乌冲突真的立马停火,局面真可能急转直下。美国一旦从欧洲抽身,必然会把战略重心全放回亚太。
看看2025年的南海,美国“卡尔・文森”号航母跟“旅游船”似的,从巴拉巴克海峡逛到泰国林查班港,还拉着法国“戴高乐”号、日本“加贺”号准航母搞联合演习,连菲律宾都跟着起哄,在黄岩岛附近搞B-1B轰炸机巡航。
就像“太平洋坚定力量-2025”军演,美国拉了19个国家,3.5万人在澳大利亚到巴布亚新几内亚搞实战演练,连网电战、人工智能这些黑科技都用上了,摆明了要给中国来一场“高科技围猎”。
最让人头疼的是美日韩这铁三角。日本借着演习把“加贺”号改成轻型航母,能起降F-35B,还从美国买了400枚“战斧”导弹,这哪是自卫队,分明是“东瀛版战斧快递”;韩国更绝,新总统李在明上台就喊着加强美日韩三边关系,济州岛的联合军演连B-52轰炸机都用上了,简直把朝鲜半岛变成了“亚洲火药桶”。要是这三家联手,中国周边真就变成“四面楚歌”了。
俄罗斯和朝鲜也不是善茬,虽说中俄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发了联合声明,反对外部干涉,但真到中美摊牌的时候,俄罗斯大概率不会有所动作——毕竟2025年中俄贸易本币结算都到92%了,俄罗斯巴不得中国拖住美国,自己好安心卖石油;朝鲜更现实,金正恩看着美日韩军演,估计正琢磨着怎么把导弹技术卖给中东换外汇,哪有空掺和大国打架。
最关键的是,欧洲这时候可能翻脸比翻书还快。德国虽然现在求着中国买电动车,但美国一施压,大众集团说不定就把在华电池厂关了。法国空客刚在成都建完飞机拆解中心,转头就能把技术卖给印度——毕竟在资本主义世界,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所以说,俄乌冲突就像一场“慢性毒药”,慢慢耗着美国的元气,给中国争取了宝贵的“发育期”。但要是这药突然停了,美国这头猛兽可就要满血复活了。到时候,中国不仅要在南海应付航母编队,还得防着日本的导弹、韩国的军演,欧洲再在背后捅刀子,那可真是“四面受敌”了。
现在中国唯一的盼头,就是俄乌接着打,最好打成“持久战”,让美国在欧洲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我们才能在这场大国博弈中“闷声发大财”。毕竟,在国际政治的牌桌上,谁能笑到最后,往往不是看谁拳头硬,而是看谁能把对手拖到筋疲力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