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7月,弥留之际的邓稼先突然提出一个愿望,想要再去看一次天安门。轿车即将

瑶光映心曲 2025-08-10 02:38:01

1986年7月,弥留之际的邓稼先突然提出一个愿望,想要再去看一次天安门。轿车即将驶过天安门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邓稼先突然问一旁的妻子:“你说,30年以后还会有人记得我吗?” 邓稼先出生于1924年安徽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大学教授,早早带他接触中西文化。从小他就聪明好学,五岁上小学,初中时转到崇德中学,那里注重英文和理科。他和杨振宁成了朋友,杨比他大两岁,常帮他解物理题,两人家住得近,经常一起讨论问题。抗日战争爆发后,生活变难,他1940年南下昆明,次年进西南联大物理系。那里老师多是名家,他认真听课,毕业后先在中学教书,一年后回北大当助教。 1947年他考上赴美留学,1948年到普渡大学读物理博士。只用不到两年,他就完成论文,拿学位后马上回国,没理会导师的挽留。回国途中,他避开了后来留学生被扣的麻烦。1950年进中科院近代物理所,从助理研究员干起,研究原子核理论,和于敏他们一起开拓新领域。1953年他娶了许鹿希,两人通过家庭朋友认识,她比他小四岁。1956年他入党,从此更投入工作。 1958年是个转折,国家决定发展核武器,钱三强找他谈话,让他领理论部。他答应了,从此隐姓埋名,不能发论文,不能出国。回家他只告诉妻子调动工作,细节不能说。1959年苏联撤援,他们自力更生,从零起步。他选了中子物理等方向,带团队边学边算。1960年算关键参数时,反复推演九次,纠正了苏联给的错数据。那难度大,华罗庚说集世界难题之大成。 1962年他们向中央承诺,1964年爆第一颗原子弹。果然,10月16日成功了。他没停,马上转氢弹,1967年6月又爆了。这速度让世界吃惊。此后他主持多次试验,长年接触辐射。1970年代末,一次空投事故,降落伞没开,他亲自去戈壁找碎片,用手捡起,导致身体严重损伤。从那后,他身体走下坡路,但没停工作。 1985年夏天,他回北京开会,妻子拖他查身体,发现直肠癌。手术后癌已扩散,他知道时间不多,还请于敏来谈核发展建议书。1986年5月第二次手术,癌侵及深部,生命进入倒计时。7月下旬,他提出去天安门看看。妻子陪他坐车去,长安街车水马龙,他一路沉默。快过天安门时,他问妻子那句关于30年后的话。妻子眼眶湿了,但没多说。车过广场,他长叹口气。 回医院没几天,7月29日他因大出血走了,62岁。追悼会上,张爱萍将军说他奋斗28年,从原子弹到氢弹都贡献大。他的事迹后来解密,公众知道他领导核项目,自力更生建功。1986年他获全国劳动奖章,家人整理遗物,手稿照片留存。他的建议书影响了后来核工作,杨振宁发唁电忆旧谊。

0 阅读:137

评论列表

用户89xxx70

用户89xxx70

8
2025-08-10 04:54

中华民族的脊梁!功绩永远刻在历史丰碑上!

瑶光映心曲

瑶光映心曲

不一样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爱快乐,爱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