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中国国防部宣布了。8月8日下午,中国国防部宣布一句“必将发挥应有作用”

御疆聊军事 2025-08-09 15:52:25

就在刚刚,中国国防部宣布了。8月8日下午,中国国防部宣布一句“必将发挥应有作用”,把央视《攻坚》里那段“歼-15T模型被电磁弹射瞬间弹出”的画面推上了全网热搜。有人激动:年内三航母时代真要来了?有人质疑:一次模拟放飞,离真正入列还隔着十条海沟。我刷完三遍视频,最大的感受是:这次官方罕见地把“攻坚”二字写进字幕——在中国军工语境里,“攻坚”从来都不是形容词,而是倒计时器。   8月8日下午,一句话刷了屏:中国国防部正式回应福建舰最新进展,明确表示“必将发挥应有作用”。   这八个字直接把央视《攻坚》里那段电磁弹射的画面推上了热搜,也把这个话题从军迷圈送进了全网讨论区。   视频里,歼-15T战机在福建舰甲板静止待命,3秒之后被电磁弹射器一把抛出,轮胎与轨道摩擦出火光,战机尾焰拖出一道亮眼弧线。   最显眼的,是镜头里绿马甲指挥员背后的“弹射”标识,清清楚楚地告诉所有人:这不是模型摆拍,也不是训练演示,而是一次实打实的工程验证。   央视这一次很少见地把“攻坚”二字打进了字幕,在中国军工语境里,这两个字不是修辞,而是信号。一旦出现,就意味着技术已经突破,系统即将封顶。   这段画面出现在8月3日的央视纪录片《攻坚》中,五天之后,国防部跟进表态。   两者相互呼应,释放的信号很明确: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已经进入实战化冲刺阶段。   从画面细节来看,歼-15T在满载状态下由静止加速至360公里/小时,仅需3秒。整套系统运行稳定、节奏流畅,完全没有多余停顿。这背后,是中国电磁弹射技术的一整套系统工程。   技术核心在哪里?两个字:电源。   福建舰配备的是马伟明院士团队主导研发的中压直流供电系统,能量转化率高达90%,远超美国福特级航母的60%。单次弹射耗电仅34度,按民用标准算,也就一台空调开3小时的耗电量。   而它的可靠性在陆上测试中已经跑了上千次——零事故。福特级航母曾因弹射故障导致舰载机“趴窝”,而福建舰的故障率,仅为福特级的1/78。   不仅如此,福建舰的偏流板采用了新一代陶瓷基复合材料,耐温高达2000℃,冷却时间压缩至15秒以内。   对比之下,美国蒸汽弹射器每次需冷却30秒以上,这意味着福建舰一天可以完成300次舰载机起降,是山东舰的5倍以上。   舰载机适配也同步升级,歼-15T专为弹射起飞优化,起落架结构强化,缓冲系统升级,载弹量提升了40%。   不仅能弹射歼-15T,还能兼容歼-35、空警-600等重型平台,甚至包括未来的无人作战飞机。   目前,福建舰已经完成了8次海上测试,涵盖了动力系统、电磁弹射、电力分配等所有关键模块。军方计划在2025年8月内完成入列,距离现在只剩下不到几周。   福建舰的出现,不只是一次装备升级,更是一次战略布局的重构。   从辽宁舰的滑跃甲板起步,到山东舰的蒸汽弹射,再到今天的福建舰电磁弹射,中国用了12年时间,走完了美国50年的技术进程。   接下来的部署逻辑也很清晰:辽宁舰继续承担训练与教学任务,山东舰稳固第一岛链内的海域控制,而福建舰则承担远洋打击任务。   三者构成“轮换制”作战体系,全年无盲点巡航。   最可能的部署地点,是三亚。这里地理位置远离美军在西太的核心部署区,依托南海纵深和巴士海峡,有条件对整个西太平洋、甚至印度洋东部形成压力辐射。   配合055型万吨大驱及东风-26陆基导弹,福建舰具备直接威慑关岛美军基地的能力,迫使美军航母编队后撤至第二岛链以外。   当然,也有人提出质疑:一次电磁弹射,就能证明福建舰已经准备好了吗?这确实是个好问题。但从国防部的表态来看,“必将发挥应有作用”的说法并非泛泛而谈。   这句话的分量在中国军方话语体系中非常明确——不是试验,不是展示,而是实战准备。   更重要的是,福建舰背后的系统工程,早已不再是单一航母的技术展示。它所代表的,是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向“远洋存在”的转型。   电磁弹射,只是这场转型的起点。   所以,当我们看到“攻坚”出现在字幕中,它就是一次倒计时。倒计的,不只是福建舰的正式入列,更是中国海军三航母时代的全面开启。

0 阅读:387

评论列表

加油

加油

2
2025-08-09 21:25

接下来就要有第四艘航母出现了。

猜你喜欢

御疆聊军事

御疆聊军事

御疆喜欢聊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