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国民党少将海竞强被俘,消息传到南京,他当“国防部长”的舅舅白崇禧震惊

小博大史 2025-08-09 09:34:10

1947年,国民党少将海竞强被俘,消息传到南京,他当“国防部长”的舅舅白崇禧震惊莫名,一夜之间添了不少白发。

而这位国军少将的一生,几乎全系于舅舅的羽翼之下。

话说咋在广西桂林的海家老宅里,白崇禧曾在幼年丧母的海竞强灵前许诺庇护。

之后年少的海竞强便尾随舅舅行走于军营之间。

十九岁,他顺理成章被送入黄埔南宁分校镀金,毕业后舅舅亲手为他戴上少尉衔章,向上攀爬的第一级阶梯已然铺好。

这时候就不得不说上一句了,有关系真好,啥都不用操心。

子啊1938年徐州会战,那时候还是连长的海竞强在台儿庄侧翼与日军交锋。

枪林弹雨中,他竟听错命令,错误地带领部下冲向最密集的炮火,导致全连士兵伤亡惨重。

他这是犯错了,而且这错还不小,但是没关系他背后有人。

军法处要严惩,白崇禧却力压裁决,强行将降职处分改为轻飘飘的记过,舅舅的大手,轻易抹去了血污与错误。

正是这种庇护让他逐渐成了习惯,开始飘了。

1944年衡阳保卫战,已身为团长的海竞强,负责固守蒸水河防线。

战场凶险,当阵地眼看守不住,他竟带着贴身卫兵抢先撤退。

按军法,这战场逃脱足以让他人头落地。

又是白崇禧,星夜面陈蒋介石,咬定“黄埔苗子杀不得”,硬生生把他调离火线,挪到后方专司管理新兵训练这等清闲差事,摇摇欲坠的台阶再一次被扶住。

靠着舅舅的运筹帷幄,1946年整编部队时,这位未曾有过像样战功的海竞强,竟堂而皇之地晋升少将,坐上了整编1188旅旅长的高位。

士兵们私下议论纷纷,他们的旅长,是靠舅舅的“火箭”硬顶上来的。

1947年初,在莱芜战场上,李仙洲兵团六万余人压向沂蒙山区,海竞强的1188旅担任右翼先锋。

大战前夕,这位旅长仍在临时指挥所潜心研读《曾文正公家书》,对参谋们侦察后提出的部署方案置若罔闻。

他甚至没有亲自勘察战场形势,完全不知解放军主力已悄然张开罗网。

2月20日黎明,华东野战军雷霆出击。

1188旅被死死钉在吐丝口镇附近的山坳里,进退无门。

枪炮齐鸣、血肉横飞的景象令海竞强惊恐失措。

他的指挥仓促混乱,只会组织毫无迂回的正面硬冲。

面对解放军的灵活战术和顽强阻击,整旅官兵伤亡不断加剧。

当指挥所被炮弹爆炸的烟尘笼罩时,海竞强仓皇中将写了一半的信件撒了一地。

电话线全部中断,无法向后方呼救。

眼见阵地即将被突破,求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

在濒临崩溃的绝望中,海竞强最终下达了投降命令。

海竞强被俘的消息如同巨石投入死水,南京震动。

白崇禧震恸之余,也看到了政治上的缝隙。

他拒绝了军方“交换战俘”的标准程序,执意要将外甥打造成一把打开与共产党和谈大门的“金钥匙”。

于是一纸密电飞向延安,愿以二十名共产党员,换回一名国军少将。

面对这个看似极不对等的条件,共产党高层思虑深远,意在展现大度与气魄。

中央最终同意释放海竞强,更提议将其作为两党协商的联络人,借此昭示和平诚意。

1947年5月,当穿着不合身便装的海竞强走出解放军队列,他突然转身,朝立在前方的解放军将领陈毅深深鞠了一躬。

此时前来接收的国民党军官目睹此景,羞怒交加,恨恨地骂他让党国蒙羞。

这一幕却被《大公报》记者的相机定格,舅父谋略输大义,外甥折腰谢仁政”的辛辣标题见诸报端,狠狠抽在自诩正统的国民政府脸上。

南京城中,白崇禧的景德镇瓷杯狠狠摔得粉碎。

海竞强忐忑地回到南京面见舅舅,迎来的却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白崇禧的怒火喷薄而出,指责这个外甥两度沦为筹码,让家族颜面扫地、自己在蒋系阵营中威信受挫。

斥责过后,惯性的保护伞依然撑开,海竞强很快被任命为汉口警备副司令。

在光鲜的新职务上,他却难掩窘迫。

有次视察城防工事,当士兵毕恭毕敬请示沙袋摆放方式时,他竟然犹豫半天,最终只能窘迫地强调一切“按我舅舅的规矩办”。

这引得在场的军官们暗暗发笑。

到了1949年底,风雨飘摇的蒋家王朝全线溃退,海竞强跟着舅舅白崇禧登上了驶往宝岛的军舰。

白崇禧作为桂系首领,自然首当其冲。

白崇禧的外甥海竞强,更是沦为打击白氏的一枚棋子。

蒋介石借题发挥,亲自下令,海竞强乃“归俘”,未完成思想整训,必须转为预备役。

从此永不录用。

白崇禧数次恳求觐见蒋介石为外甥说情,皆被挡在总统府门外。

昔日举足轻重的“小诸葛”,终成蒋家王朝的弃子。

而海竞强,这株始终缠绕于舅舅宦海浮沉间的藤蔓,也随之彻底失去了攀附。

之后在台北高雄港边,多了一间不起眼的杂货铺。

店老板海竞强学会了刮鱼鳞、晾鱼干,在咸湿海风里开始了平民生活。

这个结局对于他来说就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0 阅读:105

猜你喜欢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