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盘打得真响!”北京,一对夫妻合伙买了一套房子,当时写的是女儿的名字,后来两人

今日侃侃 2025-08-08 22:22:08

“算盘打得真响!”北京,一对夫妻合伙买了一套房子,当时写的是女儿的名字,后来两人离婚后,王先生争到了女儿的抚养权,房子也暂时由他管理,不料男子代替女儿和自己签订了房屋赠与合同,偷偷将房子卖了1160万元,成年后的女儿知道后,认为侵犯了自己的利益,将男子告上法庭,法院是这么判的!

据法直播8月8日的报道,小王的父母还在一起生活时,父母一起出钱以女儿的名义在北京买了一套房子。

这在当时看来是很常见的做法,很多父母都会把房产登记在孩子名下,后来老王和妻子离婚,女儿跟着老王,法院也明确把房子判给了女儿,这说明在法律上,这套房子就是小王的个人财产。

可离婚没多久,老王偷偷以监护人的名义,自己和自己签了一份赠与合同,把女儿名下的房子过户到了自己名下。

这个操作听起来就很蹊跷,一个人怎么能同时代表两方签合同,更让人不解的是,他转手就把房子卖了1160万,整个过程女儿小王完全不知情。

直到女儿成年后才发现家产不翼而飞,当初房子没有分割,就是因为考虑到女儿,前妻才没有争,没想到反倒被老王钻了空子。

小王对父亲的行为很不满意,于是将老王告上法庭,法院审理时,老王辩称卖房款用于女儿留学,却拿不出任何转账记录或缴费凭证,所以这个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法院最后认定,父亲的行为不仅违法,还违背了社会公序良俗。

在中国家庭里,父母处置子女财产的情况其实很常见,小时候的压岁钱被"代为保管",长大后的房产被"帮着打理",很多人都觉得理所当然。

但这个案子却说明了,即便是父母,也不能随意处置子女的财产,特别是子女成年以后。

房子是小王的个人财产,老王作为监护人只有保管的义务,没有处分的权利。

他背着女儿把房子卖掉,已经构成了侵权,法院判他赔偿全部房款,这个结果合情合理,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53
今日侃侃

今日侃侃

欢迎大家点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