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海匪孙二虎与陶勇洗澡后,突然有人匆忙塞给孙二虎一封信,由于不识字,他随手递给陶勇,陶勇打开信一看,脸色大变,这是一封策反信!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2年春天,苏中沿海一带,日伪封锁愈发严密,新四军的海上运输线时断时续,就在这紧要关头,一场发生在渔村澡堂的“小事”,悄悄改变了战局的走向,也让一个曾被视作海匪的人,彻底走上了抗日的道路。 那天傍晚,陶勇和孙二虎泡在澡堂,陶勇是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司令员,孙二虎则是刚归顺的新兵。 他以前是“海巴子”出身,带着一帮兄弟占着几条大船跑海上生意,也做些掠货的勾当,后来被新四军设局收编,这会儿两人关系已经相当亲近,常一块吃饭、聊天,也不避讳一块洗澡。 蒸汽弥漫中,一个裹着头巾的汉子匆匆走进澡堂,没人看清他长相,他把一封信塞进孙二虎手里就转身跑了,孙二虎不识字,信拿在手里也不当回事,随手就递给陶勇让他帮忙看看。 陶勇展开信纸,神情顿时变了,信是敌伪派人送来的,写着愿意给孙二虎官职、军火,只要他能带着人马反过来打新四军,他们许诺给他“海上保安司令”的头衔,还会配发机枪、火炮和银元。 陶勇没说话,把信折起来揣进怀里,只说是没人写错信了,孙二虎看不出端倪,仍是嬉笑着搓着背,洗完回部队的路上,孙二虎才听说自己的部队在营地被暂时解除武装,理由是“整顿”。 他心里咯噔一下,虽然不敢质疑,可也感觉出了些异样,他原本就出身草莽,刚归顺时间不长,如今又冒出这封来路不明的信,他怕的是别人不信他。 接下来的几天,各种风声传得更凶,有熟识的旧伙子悄悄来找他,劝他别死心塌地跟着新四军,说现在投伪军还能保命吃饱,吴道生是他早年的兄弟,也来劝他去找陈茂清,说对方答应给兵、给粮、给大船。 孙二虎没答应,他心里憋着气,一方面是不愿背着“卖国”的骂名,另一方面他也始终记得陶勇当初不杀他,还亲手解开他绑绳的场面。 就在他最迷茫的时候,陶勇却找来了,他没有派人,而是自己一个人走到启东,找孙二虎面对面地说话,他把那封信拿出来,原封不动地放在桌上,说出信的内容,也说明了当时不告诉他的原因。 孙二虎听完没说话,只是默默坐着,陶勇知道他的性子,也知道这人讲义气,他没有逼他选,只是把当下的形势摆出来,告诉他现在海上交通多艰难,新四军急需像他这样懂水性、熟航道的人。 陶勇还提出一个计划,让孙二虎装作答应敌方,假意投靠陈茂清,设法混入伪军高层,为我方提供情报,这对孙二虎是一次巨大的考验,他没有受过正规训练,只凭一腔胆气和对兄弟的信任,但他还是答应了。 不久之后,孙二虎前往掘港,见到了陈茂清,对方很快就给他封了“团长”的名头,安排驻扎任务,他嘴上答应,心里却打定主意伺机而动。 到了1943年春,他以出海收税、筹措军费为由,带着三百多号人、六条装满武器的船,从北坎出发,顺利返回新四军海防团驻地,这次回归,不仅带回了人马和军火,也带回了大量敌方布防的情报。 码头边,陶勇和姬鹏飞亲自迎接,陶勇让他改个名字,从此叫孙仲明,意思是重新做人,走向光明,从那以后,孙仲明在新四军海防团担任要职,指挥多次海战。 他熟悉海潮风向,懂得怎样避开敌人的巡逻,也知道如何安排船只隐蔽靠岸,他带领部队往返于苏中和山东之间,建立起几条秘密海上通道,运输物资和情报。 在一次运输任务中,他带领船队顶着风浪行驶三天三夜,将二十万斤粮食绕开敌区运往山东。 船头架着重机枪,队伍有序编排,一船开道,一船殿后,左右两翼紧紧护送,丝毫不乱,后来,他又参与丰利保卫战,用海上调动牵制敌军,为新四军取得胜利立下大功。 孙仲明虽然出身不正,但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诚,那些年海上的战士们常说,他不识字,却最懂“信”的分量。 那封突如其来的信没有把他带向背叛,反倒成了他和陶勇兄弟情谊的试金石,他们在信任中渡过最难的时刻,也用这一份信任,撬开了敌人封锁的铁壁,让海上的抗战真正燃了起来。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新华网——孙仲明:追寻曙光而行的“海上霸主”
1942年,海匪孙二虎与陶勇洗澡后,突然有人匆忙塞给孙二虎一封信,由于不识字,他
如梦菲记
2025-08-08 14:17:4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