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女市长引爆全美争议:砸车盗窃不犯法?波士顿街头正沦为犯罪天堂? 美国政坛近日刮起一阵"去罪化"旋风! 波士顿华裔女市长吴弭最新提出的犯罪政策,竟主张商店盗窃、毁坏财物、无证驾驶等行为不应受法律制裁。 此言一出,全美哗然——这座拥有哈佛、MIT的学术之城,正在变成犯罪分子的"法外之地"? 翻开吴弭的履历,这位36岁的政坛新星本是个励志典范。 从台湾移民家庭的"小翻译",到哈佛法学博士;从经营茶馆供妹妹读书,到打破波士顿200年历史成为首位亚裔女市长。 但正是这位曾被称为"美国梦化身"的精英,如今却推出令人瞠目的新政:取消帮派数据库、禁用警用催泪瓦斯、甚至允许非公民参与投票。 最引发争议的是,她将盗窃950美元以下、破坏公共设施等23项罪名直接"去罪化",导致波士顿盗窃案环比暴涨47%。 深入分析发现,这些政策背后暗藏致命漏洞。当地华人商户李先生哭诉:"我的便利店一个月被抢三次,警察却说不够立案标准!" 更荒诞的是,根据新规,即便抓到现行盗窃犯,只要赃物价值不超过950美元(约合6800元人民币),警方只能登记后放人。 这种"零成本犯罪"模式,已引发连锁反应——仅上个月,波士顿就有12家超市因无法承受盗窃损失而关门。 支持者称这是"进步司法改革",但现实却狠狠打脸。 波士顿警局内部报告显示,新政实施后,重复犯罪率飙升82%。 更可怕的是,被废除的帮派数据库中,原本记录着300多个活跃犯罪组织的信息。 如今警方成了"睁眼瞎",连基本的情报研判都无法开展。 讽刺的是,就在吴弭宣布"警力非军事化"的第二天,波士顿大学附近就发生持械抢劫案,而警察因被收缴防暴装备,只能眼睁睁看着歹徒扬长而去。 这场闹剧背后,是美国极左翼的"觉醒政治"在作祟。就像加州47号法案让"零元购"肆虐西海岸一样,波士顿正在复制这种灾难。 但普通市民用脚投票给出了答案——最新民调显示,78%的居民认为城市变得更危险,连吴弭曾经的铁杆支持者都倒戈相向:"我们选她是要改善治安,不是来当罪犯的保姆!" **网友激辩:** @北美观察家:这就是白左养蛊终被反噬 @法律人王伟:950美元红线已成犯罪指南针 @在美华人:我们的超市快被偷垮了,谁来管管? (您如何看待这种"仁慈司法"?是进步还是纵容?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深度思考:** 吴弭的案例折射出美国政治的极端化困境。 当"政治正确"凌驾于公共安全,当"种族平等"扭曲成对犯罪的宽容,最终受害的恰恰是普通民众。 尤其讽刺的是,这些打着"保护弱势群体"旗号的政策,反而让亚裔商户成为最大受害者。 或许正如一位华裔警员所说:"真正的平等,是让每个人都能安心走在夜晚的街道上。"
这就是所谓的华裔少将。
【17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