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专访】卡尔松:如今我感觉瑞典队再次变强了,能够与任何队伍抗衡,与中国队的差

【蝴蝶专访】卡尔松:如今我感觉瑞典队再次变强了,能够与任何队伍抗衡,与中国队的差距也在缩小。

曾缔造黄金时代的瑞典,正再次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而K.卡尔森正是其中的核心人物之一。我们向这位兼具炽热斗志与冷静战术眼光的选手,详尽打听了他的职业生涯轨迹、瑞典队重返巅峰的幕后故事,以及选择器材的理念。

与乒乓球的邂逅

——请说说您开始打乒乓球的契机。

卡尔松:8岁时,受朋友邀请开始打乒乓球。在那之前我一直踢足球。小时候尝试过很多运动,其中最爱的是足球。不过,乒乓球也很有趣,所以就和朋友一起打了起来。

在瑞典,7、8岁开始打球很常见。我父母也打乒乓球,母亲的水平在地区范围内还算可以。父亲对乒乓球的理解还不错,但球技就不怎么样了(笑)。

之后,我在当时和家人居住的特罗尔海坦市的几家俱乐部练习,但因为是小城市,很难进行高水平的训练。于是,父母就开车送我去别的城市的俱乐部练习。13到14岁左右,我同时在3家俱乐部训练。

另外,13岁时我入选了少年国家队,那时才明白要成为一名选手需要付出多少努力。

——您是何时决定成为职业乒乓球选手的?

卡尔松:决定以职业选手为目标,是在为了上高中而离开家的时候。瑞典的高中从16岁开始,我搬到了离家约3小时车程的地方。那是一所以体育为特色的高中,我和其他选手住在公寓里,一边学习一边训练。

每天的生活是这样的:早上上课,午饭前训练,午饭后继续上课,之后再训练一次,就这样循环。17岁时,我第一次参加瑞典顶级联赛。在那之前,我一直在二级队伍,升入一级后,感觉如果继续坚持下去,或许能变得更强,或许能把乒乓球当成职业。那一刻,就是我成为职业选手的转折点。

这种成长轨迹在很多瑞典乒乓球选手身上都很常见,16岁左右时,为了寻求更好的训练环境而迁移。和我同龄的马蒂亚斯、安东、托尔尔斯也都离开各自的家乡,不断提升实力。

——作为职业乒乓球选手,您最初效力的是法国联赛吧。

卡尔松:我效力的第一支职业俱乐部是法国联赛的蓬图瓦兹俱乐部(位于巴黎近郊)。那是一家像家人一样氛围的俱乐部,在这里我可以放松地比赛,作为第一支职业队伍,这里非常棒。我觉得如果一开始就加盟大俱乐部,压力可能会太大。蓬图瓦兹是我职业生涯起步的绝佳之地。

在这家俱乐部,我在法国联赛和欧洲冠军联赛中各夺冠2次,度过了充实的3年。

之后,我收到了德国杜塞尔多夫俱乐部的邀请。能收到这份邀请,我感到非常自豪。在欧洲,杜塞尔多夫是顶尖的俱乐部。所以,收到合同邀请时,我真的很开心,也很自豪。

而且,最让我高兴的是,那支俱乐部里有蒂姆·波尔。他和我一样是左撇子,作为欧洲选手,是我一直憧憬的对象。所以,能和他在同一俱乐部打球,我真的非常开心。

——波尔是怎样的选手?您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卡尔松:从蒂姆那里学到了很多,尤其让我感触颇深的是他“为人处世”的特别之处。我刚加入时,非常紧张,对一切都感到不安。但蒂姆人非常好,对谁都很亲切,对刚加入俱乐部的我也非常友善。我认为,在乒乓球之外的这些表现,也是他的一大强项。

当然,在乒乓球方面也学到了很多。他的球风是善于用头脑进行战术性打法,和我这种情绪外露、全力进攻的风格不同,但在关键局面下发球和接发球的选择,是我想向他学习的地方之一。

比如,在9 - 9这样的关键分,他也敢于尝试新的接发球方式。发球也是如此。他看起来充满自信,仿佛知道对手会出什么球。其实我觉得,正是因为他在这样的关键局面下,能自信地打出与以往不同的球,才会给人这种感觉。

我在杜塞尔多夫俱乐部效力了6年,期间获得过3次德甲联赛冠军、4次德国杯冠军、2次欧冠冠军。

瑞典队复兴的幕后

——请谈谈瑞典男子国家队。我觉得瑞典队在国际舞台上的存在感曾有过一段时期比较薄弱,但在你们这一代实现了复兴。您认为瑞典队重新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卡尔松:在瓦尔德内尔、佩尔森、阿佩伊伦的时代之后,下一代选手很难接过他们的接力棒。因为他们太伟大了。

所以,瑞典队的水平有一段时间有所下滑,但我和马蒂亚斯从U21时期就在世界赛场崭露头角,进入国家队时,我们觉得自己能成为顶尖选手。当时队里没有比我们强很多的选手,这种“自己也能成为顶尖”的感觉,给了我们极大的动力。如果当时有实力远超我们的选手,我和马蒂亚斯可能就不会有这么强的动力了。我们互相竞争,共同进步,两人都变得更强了。而且,我们的成长对瑞典队来说也意义重大。安东和莫雷高德稍晚一些,也以同样的方式成长了起来。

安东28岁,莫雷高德23岁。我和马蒂亚斯今年34岁,但也可以说我们几乎是同一代人。所以,如今我感觉瑞典队再次变强了,能够与任何队伍抗衡。

成为职业生涯高光时刻的巴黎奥运会

——在巴黎奥运会上,你们获得了男子团体银牌。

卡尔松:巴黎奥运会男子团体赛,是我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之一。

四分之一决赛中,我们3 - 0战胜了拥有波尔、奥恰洛夫、邱党的德国队,带着良好的势头迎来了半决赛对阵日本队的比赛。

瑞典队在我和安东的双打以及第二单打莫雷高德失利后,以0 - 2落后。我作为第三单打对阵户上隼辅选手,当时以0 - 2落后,但这也成了我放平心态、放松下来的机会。如果当时比分是1 - 1,我可能会更紧张。他是比我强的选手,但我俩的球路还算合得来,所以我没有放弃,一直坚持比赛。

他擅长拧拉,一旦陷入对拉,我就没什么机会了。于是,我频繁使用短的下旋发球,把比赛带入我擅长的台内短球对抗。这样就能够展开我擅长的台内进攻。为这场比赛做的充分准备也派上了用场。我觉得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打得最好的比赛之一。

——之后,第四单打莫雷德战胜了篠塚大登,瑞典队将比分从0 - 2追至2 - 2。您当时是如何看待这场比赛的?

卡尔松:当我战胜户上选手时,我就觉得“我们能行!”。篠塚选手也打得很好,但托尔尔斯赢了,最后是安东对阵张本智和。

完全没有胜算啊(笑)。前两局张本太强势了。我看过很多次安东和张本的比赛,但这场比赛我完全看不出安东有什么获胜的办法。

不过,从第三局开始,出现了“新安东”。和前两局判若两人。如果有机会,你们可以自己去问问他当时的情况。

——确定获得奖牌时,您是什么心情?

卡尔松:记不太清了。真的好像没在那个地方一样(笑)。

感觉很奇妙。我得过世界冠军,也拿过欧洲冠军,但奥运会奖牌获得者是很特别的。

——如果能在决赛中战胜中国队,就有可能获得金牌。你们是如何备战决赛的?

卡尔松:我觉得我们在决赛中打得非常好。半决赛后有一天的休息时间,很幸运。因为和日本队比赛后,我们所有人都累得动弹不得。有一天的休息时间让我们得以平复心情。所以在决赛中,我们能再次以高昂的斗志去面对,打出了不错的比赛。

结果是0 - 3输掉了比赛,但我和安东的双打对阵马龙/王楚钦是2 - 3,莫雷高德对阵樊振东是2 - 3,我对阵王楚钦是2 - 3。当然,感觉还有很大的差距,但相比2018年哈尔姆斯塔德世乒赛半决赛对阵中国队时完全没有机会,现在感觉差距已经缩小了。

“虽然因比赛多次来过日本,但旅游还是第一次。在日本,‘八分饱’很难做到啊。因为全是好吃的”,他夹杂着从动漫里学来的日语,笑容亲切地说道,从他这副模样,很难想象出他是引领瑞典队复兴的“斗士”。

然而,一旦握住球拍,他就会以斗志昂扬的表现带动全队,在双打比赛中,又会变成极其可靠的搭档。这就是K.卡尔森这位选手。

他多样的侧旋发球、巧妙的台内球技术、从稳健封堵到豪迈的正手拉球,依然会魅力十足,在世界舞台上持续展现自己的存在感。

0 阅读:4
精神病院派来的猴子啊

精神病院派来的猴子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