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钱钟书百般炫技追求燕大校花赵萝蕤,没想到,对方根本没注意到他,而是喜

佳佳说史 2025-08-07 12:54:19

1933年,钱钟书百般炫技追求燕大校花赵萝蕤,没想到,对方根本没注意到他,而是喜欢上了一文不名的穷小子,她的原因非常简单:那小子长得好看。   那年春天,燕京大学校园里流传着一桩新鲜事,刚从清华研究院毕业的钱钟书,正卯足了劲追求校花赵萝蕤。

这位出身名门的才女当时刚满二十岁,已经是清华外文系的研究生。

钱钟书抱着本冷门的外文信集,在图书馆里滔滔不绝地讲解,连书页边角都用希腊文做了批注,可赵萝蕤只是礼貌性地点点头,转头就把这事儿忘在了脑后。

赵家是苏州有名的书香门第。父亲赵紫宸当过燕京大学宗教学院院长,母亲弹得一手好钢琴。

赵萝蕤六岁能背《唐诗三百首》,十二岁通读英文原版小说,十六岁直接考进燕大中文系,这样的姑娘见多了才子献殷勤,反倒对钱钟书显摆学问的做派不感冒。

转年开春,赵家来了个借宿的穷学生,这人叫陈梦家,是赵紫宸在燕大的得意门生。

虽说兜里没几个钱,可长得实在俊俏——剑眉星目,鼻梁高挺,往那儿一站就像从古画里走出来的书生。

他白天帮容庚教授整理甲骨文,晚上就趴在赵家客房的木桌上写诗,煤油灯常常亮到后半夜。

那年端午节,燕大办了个诗歌茶会,陈梦家穿了件浆洗得发白的灰布长衫,站在人群里讲解艾略特的《荒原》。

赵萝蕤挤在听众堆里,看着台上人说话时颤动的睫毛,突然觉得周遭喧闹都静了下来。

散场后下起小雨,陈梦家撑着油纸伞送她回宿舍,青石板路上水花溅起,两个人的影子在路灯下拉得老长。

赵紫宸听说女儿看上穷学生,急得在书房里转圈,他中意的是钱钟书——钱家是无锡望族,和赵家门当户对。

可赵萝蕤铁了心,说钱钟书像只开屏的孔雀,陈梦家才是踏实的读书人。

父女俩僵持了小半年,最后还是当娘的说了句:"模样周正的后生,心性总不会太差。"

1936年元旦,未名湖畔的临湖轩挂起了红灯笼,新娘穿着淡青色旗袍,新郎的西装是找裁缝铺赊账做的。

婚礼上最值钱的物件,是赵紫宸送的一枚殷商玉坠,小两口把玉坠系在床头,夜里听着冰面开裂的声响,商量着将来要合著一本《中国青铜器通考》。

好日子没过多久,卢沟桥的炮声就震碎了北平的宁静。

小夫妻跟着学校南迁,从长沙跑到昆明,最后在西南联大落了脚,那时候大学有规矩,夫妻不能同校任教。

赵萝蕤干脆辞了工作,每天在家给丈夫炖莲子羹,陈梦家趴在竹编书桌上写《殷墟卜辞综述》,她就坐在旁边校对手稿。

窗外的炮火声时远时近,纸页间的甲骨文却安静地淌过三千年时光。

1957年秋天,陈梦家被扣上了"右派"帽子,赵萝蕤半夜爬起来,把丈夫的手稿藏进腌菜坛子埋在后院。

批斗会上有人要她揭发丈夫,她梗着脖子说:"我家梦家除了读书写字,连只蚂蚁都没踩死过。"这话传出去,她也被打发去扫厕所了。

1966年8月24日,陈梦家在考古所宿舍吞了安眠药,等赵萝蕤接到消息赶过去,只看见床头摆着本翻烂的《诗经原始》,书页间夹着当年婚礼上的玉坠。

她把玉坠贴身戴着,继续回资料室整理丈夫没写完的西周金文考释,红卫兵来抄家时,她死死护住装手稿的铁皮箱,背上挨了好几脚。

1998年元旦刚过,八十六岁的赵萝蕤躺在协和医院病房里,床头柜上摆着泛黄的结婚照,玻璃相框裂了道缝。

护士说老人走得很安详,临终前还念叨着"青铜器纹样",追悼会上来了好些学生,有人看见她颈间挂着根红绳,底下坠着枚缺角的古玉。

后来整理遗物时,人们在书桌抽屉里发现本蓝皮日记。

最后一页写着:"那年茶会他讲《荒原》,灯影落在眉梢像跳动的火苗。钱先生学问是好,可到底不如梦家生得俊。"

0 阅读:65
佳佳说史

佳佳说史

欢迎大家关注我啊,每天带大家了解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