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特朗普施压,印高官仍准备按计划访问俄罗斯,这次我站印度,面对美国无理要求,要

杨春思思 2025-08-06 12:18:02

顶着特朗普施压,印高官仍准备按计划访问俄罗斯,这次我站印度,面对美国无理要求,要雄起! 据不愿透露姓名的印度官员表示,印度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本周将访问俄罗斯,外交部长苏杰生随后也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前往。他们称,相关讨论目前仍属非公开内容。 顶着特朗普政府如山般的施压,印度的高官却毅然决然地准备按计划踏上访问俄罗斯的征程。这一消息传来,不少人心中暗自为印度捏了把汗,却又忍不住为其这份敢于抗争的勇气点赞。面对美国那毫无道理可言的要求,印度这次似乎要雄起一把,向世界展示自己并非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然而,我内心也忍不住猜测,这次印度的访俄行程,恐怕并非主动出击的明智之举,而是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毕竟,独自抵抗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印度远没有那个实力。看看当下印度的经济形势,那叫一个极其严峻,时机紧迫得如同箭在弦上。联合中俄对抗美国,似乎成了印度眼中唯一的救命稻草。可印度那投机心态作祟,对中国又怀有敌视的本质,中方自然断然拒绝了印度的请求。于是,访俄便成了印度虚张声势的一手烂牌,就像一个拿着破铜烂铁却想装成武林高手的江湖骗子,怎么看都透着一股滑稽。 但话说回来,当前形势下,俄方也是自顾不暇,疲于奔命。俄罗斯的经济就像一艘在暴风雨中飘摇的小船,随时都有被巨浪吞噬的危险,处于崩溃的前夜。这样的俄罗斯,哪里还有能力顾及印度的死活呢?我们只需搬好小板凳,拭目以待,看看印方怎么将这一手烂牌玩出花来,是能绝处逢生,还是彻底陷入绝境。 印度现在最大的问题,无疑就是人口问题。很多人都在鼓吹印度具有人口优势,因为其人口年轻化。可年轻是有时间限制的,就像昙花一现,稍纵即逝。如果印度错过了当前这10年的发展黄金期,那所谓的人口优势就会瞬间变成沉重的人口负担。现在印度人口的平均年龄是29岁,可10年后呢,估计就得变成35岁。活到35岁的人都知道,如果到了这个年龄还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那这辈子基本上也就那样了,想要再有什么大的发展,那简直是难如登天。整整一代人缺乏就业机会,丧失了发展希望,这才是印度最大的悲哀,就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得印度喘不过气来。 印度的自尊心那叫一个强,长期的殖民地经历就像一道深深的伤疤,让印度对于西方列强有着天然的不信任心理。所以,印度常常会做出一些非理性的决定,以此来展示自己的自主性、独立性,就像一个叛逆期的少年,为了证明自己而故意和父母对着干。而莫迪政府的号召力基础,竟然是十九世纪晚期流行的口号“印第语、印度教徒、印度斯坦”。成功操作激进的民族主义、狂热地推崇国家自豪感,成了莫迪政府长期执政的不二法门。这就好比一个江湖骗子,靠着一套花里胡哨的表演来吸引观众,却没有什么真本事。 不过,这一次美国政府的加征关税,却让莫迪政府陷入了相当被动的境地。美国总统特朗普完全是将印度当做了反面典型,就像老师在课堂上批评调皮的学生一样,毫不留情。他已经决定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百分之二十五的关税,还威胁会继续提高关税,并且对印度提出了一系列苛刻的条件,比如不能进口俄罗斯石油、必须采购美国武器等等。这些条件就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子,直戳印度最敏感、最绵软、最致命的所在。不管是莫迪及其执政团队,还是印度媒体,亦或是印度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对此感到不可接受,因为这很自然地会与被征服、被胁迫划上等号,就像被人狠狠地扇了一巴掌,脸上火辣辣地疼。 可是,印度还不足以与美国在经济、贸易和金融方面分庭抗礼。寻求与美国达成某种程度的妥协,才是印度务实和理性的唯一选择。然而,美国政府显然没有给印度预留太多的回旋余地。从特朗普总统到政府官员,对于印度的蔑视和威胁,达到了无所顾忌的程度。他们定义印度为“死亡经济体”,公开指出印度并不是“全球重要角色”等言论,侮辱性极强,就像一把把毒箭,射向印度的自尊心。这些言论肯定会在印度社会激起强烈反响,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因此,莫迪政府即使有妥协的计划想定,但美国政府如此咄咄逼人的举措,恐怕会让印度做出妥协的决定更加困难,就像一个人被逼到了悬崖边上,进退两难。 那么印度有能力与美国对抗吗?显然这不现实。短期或许还能勉强支撑一下,稍稍延迟印度就会百弊丛生。因此,加拿大特鲁多政权的故事或将在印度上演。不要说什么还没有到选举期限,如果莫迪政府不得不做出妥协的时候,很可能自己打破自己长期以来的国家和民族代言人的强硬形象,从而以一种“出卖国家利益”的不光彩角色来结束长期执政地位。但即便莫迪不再是总理,美国也会继续对印度穷追猛打,就像一只凶猛的猎狗,不会轻易放过自己的猎物。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如何应对美国的加征关税政策,或将成为印度莫迪政府生死存亡的问题!

0 阅读:1
杨春思思

杨春思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