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俄的远东地区,会不会认祖归宗?答案已经很明确了,正如金灿荣教授所言,面对拥有15亿人口的工业化强国,远东地区7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后的事儿,说不定真有变数。 俄罗斯远东这片地盘确实够大,面积占了全国相当大一块,但人却特别少,总人口还不到七百万,这点人摊散在那么大地方上,感觉哪里都冷清,那这么大地方,为什么人留不住? 最直接的原因还是生活条件太艰苦,冬天动辄零下几十度,夏天蚊虫多得要命,就算是本地人也觉得这里日子难熬。 经济情况也没什么好说的,许多城市早年是苏联时代搞起来的,后面工厂倒闭,比起莫斯科那些发达城市,完全不是一个量级,年轻人一毕业,几乎都想着去莫斯科、西伯利亚等地碰碰机会,能走的都走了。 这样一来,留下的人老龄化严重,小生意越来越难做,连开面包店的老板都得掂量着日子,远东在俄罗斯境内,已经逐渐变成一个老年人与无法外出的人的聚居地。 而就在一水之隔的中国东北,完全是另一番景象,黑龙江、吉林那头,生活热闹,产业链健全,夜晚的城市灯火通明,像黑河、满洲里、绥芬河这些临近边境的小城市,更成了远东人最想去的地方,日用品、家电,甚至是工作机会,不少俄罗斯人更愿意过来中国一趟。 中国的经济活力和充足的市场供给,让不少俄罗斯人有了“到中国消费”的习惯,就连远东不少超市都干脆引进中国商品,标签直接用上了中文,不少当地人也会简单交流几句。 其实,资本和劳动力往哪流,才是真正改变命运的根本原因,远东当地资源不少,土地肥沃、林木丰富,可就是没人气,钱也不够。 近几年,中国投资不声不响地进去了,农业、林业、基础建设,甚至部分工业领域,都有中国资本和技术的身影,中国企业在远东扎根,带去了先进管理方式与设备,让资源真正流动起来,也让本地人有了就业机会。 俄罗斯一边重兵部署,边境管得紧,军队确实还在这片地守着,但现实是,拦得住人口和资本的流向吗?市场自动找出路,从东北来的企业和劳动力越来越多,远东的经济面貌慢慢地随之发生变化。 为了挽留和吸引新人定居,俄罗斯搞出不少政策,补贴也好,减税也罢,但很难真正吸引年轻人留下,收入少、生活辛苦,还不如去经济发达的地方,谁都想要有更好的生活。 这也导致了远东性别比失衡,男的出去得多,女的留守找对象都成了难题,街头老一辈多,年轻面孔越来越少。 与此同时,中国东北的小伙子们到远东旅游打工也开始多起来,还真有人在那里安家、找对象,中国工厂直接落户,大批当地人希望找中国企业上班,为了能和中国人沟通,许多人自觉学起了中文,日子越过越像中国东北。 其实从历史上看,远东这片土地的归属本来也有多次变动,现在经济和生活上越来越“贴”近中国,特别是市场和人口趋势已经很明显。 远东的生活已经跟中国密不可分,街头随时能听到汉语,孩子们都愿意学中文,节日、商品、工作机会,这些最实际的东西把远东同中国拉得越来越近。
就在刚刚欧盟宣布!8月4日晚间,欧盟正式宣布将暂停对美国的贸易反制措施六个月
【23评论】【7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