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盯上了巴基斯坦,因为巴基斯坦是装备中国先进武器最多的国家,美国想通过巴基斯坦获得我们体系技术以及体系能力的信息,然后再想办法制造出能够反制我们的武器。 巴基斯坦的国防办公室里,一份印着红色印章的评估报告正放在总理的案头。报告详细罗列着近年来列装的中式装备: 从能够搭载霹雳 - 15E 空空导弹的歼 - 10CE 战斗机,到具备区域防空能力的红旗 - 9BE 防空系统,这些装备构建起的防御网络,让巴基斯坦在与印度的军事对峙中逐渐占据主动。 而美国驻巴大使近期频繁的拜访,以及随之而来的 “民用核技术合作” 提议,都在暗示着一场围绕这些装备技术的博弈已然展开。 在卡拉奇的航空联合体工厂,工人们正在组装最新批次的 “枭龙” Block3 战斗机。 这款由中巴联合研制的战机,搭载了中国自主研发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其生产线的本土化率已达到 65%。 车间墙上的进度表显示,今年的产能将提升至 30 架,这意味着巴基斯坦空军的换装速度将远超印度引进法国 “阵风” 的节奏。 美国商务部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特别将 “枭龙” 的技术来源列为 “重点关注对象”,并暗示若巴基斯坦愿意分享相关数据,可考虑解除对巴军售限制。 巴基斯坦陆军的演习场上,武直 - 10ME 武装直升机正与地面装甲部队协同演练。 这款直升机配备的毫米波雷达和空地导弹,能在复杂地形中精准打击移动目标,其加入让巴基斯坦陆军在克什米尔山区的作战能力得到质的提升。 而美国近期突然宣布重启对巴 “AH-1Z 武装直升机” 的交付谈判,条件是允许美方技术人员 “观摩” 巴军装备的中式直升机训练。 这种带着附加条件的示好,在巴基斯坦国防部看来,更像是一场包裹着糖衣的技术试探。 伊斯兰堡的外交圈里,近期流传着美国提出的 “新合作框架”:若巴基斯坦同意将中式装备的维护保养交由美国企业负责,美方将考虑减免巴方部分纺织品关税,并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巴贷款的审批。 但巴基斯坦的经济顾问们算得很清楚:中巴经济走廊带来的能源项目和基础设施投资,已为巴创造了超过 20 万个就业岗位,而美国关税减免的额度,仅相当于走廊年收益的五分之一。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合作中从未要求过接触巴基斯坦的军事技术核心数据。 巴基斯坦空军的指挥中心内,屏幕上正实时显示着歼 - 10CE 与 “枭龙” 组成的联合空战体系。 这套体系通过数据链实现信息共享,能在数百公里外形成协同拦截网络,其技术核心被巴方严格限定在本国军官手中。 美国曾提出派遣 “军事交流官” 参与巴空军联合演习,却被以 “涉及核心战术机密” 为由拒绝。 巴方将领很清楚,这些中式装备的体系优势,恰恰来自于中国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技术转让 。 从雷达火控到导弹制导,中国提供的是完整的技术链条,而非单纯的武器成品。 在瓜达尔港的建设工地上,中国工程师正与巴方同事调试新安装的自动化装卸设备。 这个由中国援建的深水港,不仅是中巴经济走廊的核心项目,更让巴基斯坦拥有了不依赖霍尔木兹海峡的出海口。 相比之下,美国近期承诺的 “港口升级援助”,不仅额度仅为中方投资的十分之一,还附带了 “允许美军舰艇停靠” 的条款。 这种差异让巴基斯坦的决策者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带来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而美国的援助往往带着地缘政治的枷锁。 巴基斯坦国家指挥 Authority 的月度会议上,军方高层展示了一组对比数据:过去五年,中国提供的技术支持帮助巴基斯坦建立了 3 条自主生产线。 包括 “枭龙” 战机的零部件工厂和红旗 - 9BE 的维护中心;而美国同期对巴军售中,80% 是二手装备,且关键部件的维修必须返回美国。 这种技术自主性的差距,让巴基斯坦在面对美国的诱惑时保持着清醒 —— 一旦将中式装备的技术细节泄露,不仅会失去来之不易的国防优势,更会断送与中国深化合作的可能。 如今,巴基斯坦的军工科研人员正与中国同行联合攻关下一代 “枭龙” 的发动机技术。 在拉合尔的实验室里,双方工程师共同绘制的设计图纸上,标注着 “联合知识产权” 的字样。 这种深度绑定的合作模式,让巴基斯坦明白:跟着中国走,获得的不仅是碾压对手的武器装备,更是自主发展的能力。 而美国能给予的,不过是暂时的利益输送,就像当年它同时向印度出售 F-16 和向巴基斯坦提供同型战机一样,最终只会让地区力量重新失衡。 巴基斯坦的选择,正在瓜达尔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和歼 - 10CE 的训练架次中逐渐清晰。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外媒紧盯我们的直升机了 其实藏在巴基斯坦军方接装时旋翼上那枚
【6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