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关纯电、混动、增程、换电优劣势的讨论,又开始热闹了(燃油车不在讨论之列了)。
2025年8月5日,这一天应该在混动发展史上留下一笔注脚。
比亚迪正式宣布第五代DM技术的NEDC工况的百公里亏电油耗刷新至2.6L,在2024年5月28日基础上再降10%。
根据国家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东)权威机构认证,这时全球百公里亏电油耗新低,上一次新低也是比亚迪创造的。
比亚迪不仅再次拉高了行业门槛,甚至可以说,这是在自己和自己竞争较劲儿。
可别看降低10%的油耗,这需要把发动机、电驱总成、域控等硬件效率发挥到极致。而且关键突破方向是软硬件协同策略的进化。
大家可以理解为,插混技术对硬件的利用已经达到极致,接下来已经进入“策略比拼的时代”。
策略比拼关键比三点:
第一比数据量,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已搭载车型累计销量超150万,月均产生了28亿公里行驶数据,并覆盖了超180万种工况。
第二比AI大模型,比亚迪专门开发发动机AI模型及三电系统AI模型。
第三比覆盖的工况数量,比省油策略的精细化,180万种工况,每个工况都通过AI大模型做精细化的最优省油策略。
正是这近乎变态的策略优化,几乎可以榨干每一滴油的最大价值。
才有了秦L DM-i和海豹06DM-i满油满电行驶2100公里的综合里程。
别着急,这个2.6L油耗进化的成果,后续将远程OTA推送给第五代DM技术所有车型。
所以我觉得,纯电、增程、混动、换电等多种方案。无论是车企还是用户,并不是说一拍脑门儿随便选择某个。而是在推敲无数个技术细节后,日拱一卒,不断攻克技术难题,最终某一种能源方案会成为最佳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