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明白日本车企为什么这么急了。 不是因为那15%的关税,也不是因为日元飙到145兑1美元,而是美国这一刀直接切在它们的大动脉上——去年137万辆对美出口车,占日本出口总量三成,如今每卖一辆都在割肉。丰田上半年全球销量冲到550万辆,创了纪录,却换来一句“2026财年利润将大幅萎缩”,原因白纸黑字写着“美国关税冲击”。日产更惨,刚公布的一季度直接亏掉535亿日元,墨西哥那条生产SUV的生产线说停就停,连订单都不敢再接。 为了硬守美国市场,6月日系车集体自砍出口价19%,这是八年来最大降幅,等于每台车少赚几千美元,还得陪笑脸。谈判官在华盛顿追着白宫兑现降税承诺,可车企已经等不起:丰田把RAV4的生产线加速搬到美国本土,本田干脆把混动思域从日本迁到印第安纳州,日产则一边裁人一边关厂,全球产能缩掉10%。它们不是技术落后,而是被一张谈判桌卡住了脖子。 更深层的痛在于连锁崩塌。车价越压越薄,员工工资怎么涨?下一代固态电池、激光雷达的研发钱从哪来?野村证券已经给出最坏剧本:马自达可能直接掉进亏损泥潭,丰田营业利润最多再掉30%。东京证交所的汽车板块连续两天被砸盘,连做螺丝的小厂都跟着跳水,资本市场用真金白银投票——他们不相信眼泪,只相信资产负债表。 现在最慌的是供应链。本田宣布4月起停掉日本产混动电池出口,改成采购丰田美国工厂的电芯,一口气影响40万辆车。丰田在肯塔基和印第安纳的工厂拼命扩产,可零部件还得从墨西哥、加拿大绕一圈,新的25%零部件关税一来,成本又涨一层。有供应商在匿名论坛吐槽:“以前一辆车赚两千美元,现在倒贴两百还得抢订单,再撑半年就破产。” 日本政府只能一边喊“非常遗憾”,一边把5500亿美元投资当投名状塞进美国口袋,换来15%的关税降到12.5%。可华尔街的分析师直接戳破:这点降幅只够把七大车企的关税损失从3.47万亿日元减到1.89万亿,剩下的1.6万亿还得自己扛。更尴尬的是,美国转头给加拿大、墨西哥的汽车加了25%关税,底特律三巨头集体抗议:“这不公平,我们产业链更受伤!” 日本车企手里只剩半子,下一步棋怎么走?丰田董事长丰田章男罕见松口,说“不排除继续在美国追加投资”,可追加的每一分钱都在稀释本土的研发预算。日产新任CEO内田诚在横滨总部裁员发布会上哽咽:“我们要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可刀刃已经快卷刃了。”现场员工把这段话发到社交平台上,评论区一句话被顶到最高:“如果关税再涨5%,我们连卷刃的刀都买不起。” 这场棋局,从白宫的一张推特开始,到东京湾的裁员通知结束。日本车企用三十年建立的“精益生产”神话,抵不过谈判桌上的一记拍板。接下来是继续割肉保市场,还是断臂求生?评论区聊聊,换你会怎么选?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2025-07-22《特朗普宣布美日达成贸易协议》、新华网2025-06-30《美汽车关税让“盟友”日本有多伤》、中国汽车新闻网2025-07-29《美日车企为何反应大不同》
我终于明白日本车企为什么这么急了。 不是因为那15%的关税,也不是因为日元飙到
森森视野
2025-08-05 15:15:09
0
阅读:570
用户18xxx31
别人在卖惨,你得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