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年,方腊起义失败被擒,宋军大摆庆功宴。可是韩世忠却独自在角落喝着酒,营妓

陶陶讲史 2025-08-05 13:25:30

1121年,方腊起义失败被擒,宋军大摆庆功宴。可是韩世忠却独自在角落喝着酒,营妓梁红玉走向他,认真地问道:“大将军,可愿意娶我?”韩世忠大吃一惊,立马拒绝:“不可,我已成家”。

韩世忠是陕西绥德穷苦人家的孩子,自小练就一副好筋骨,脾气更是一点就着,看见有人耍横欺压良善,管他是谁,上去就是一顿老拳。

但穷人家的孩子路窄,实在熬不住饥荒,十八岁那年他投了军,成了延安府一个大头兵。

没想到,军营反倒成了他的天地,他天生就是块打仗的材料,眼疾手快力气大,跟着名将种师道对付西夏,他在银州城下一箭射出去,能把敌军大将的头盔射个对穿。

环庆路一场硬仗,他一个人一匹马就敢冲进乱军堆里,愣是把敌军的大旗给抢了回来,可立下大功本该升官发财的时候,功劳簿报到当时的掌权太监童贯那儿就给压了下来,只给他升了个小小的官阶,憋屈得很。

这次生擒方腊又是如此,大功劳拱手让人,难怪他在庆功宴上高兴不起来,庆功宴上梁红玉的勇敢,让韩世忠记住了这个不一般的女子,后来几番波折,他果然娶了梁红玉为妻。

历史后来证明,这不仅仅是一段姻缘,更成就了一段抗金战场上夫妻并肩作战的传奇。

没多久,天翻地覆,金人南侵,北宋的繁华汴梁城被攻破,朝廷都没了,他作为能打的将领,一路拼命保护着康王赵构向南逃难。

好不容易在建炎二年逃到扬州歇口气,结果金兵追杀来的脚步还没甩脱,自己人内部却出大事了,负责护卫皇帝的亲信大将苗傅、刘正彦突然发动兵变,逼着年轻皇帝赵构退位,史称“苗刘兵变”。

这下皇帝身边真没人了,危难时刻,他再次挺身而出,他带着兵马日夜兼程赶来平叛,在收拾局面时,撞见了这次叛乱的副头目吴湛。

他不动声色,假意走过去要和他握手寒暄,就在两手相握的瞬间,韩世忠猛地发力,只听“咔嚓”一声,硬生生捏碎了吴湛的手骨,接着手起刀落,砍了这个叛将的脑袋,干净利索地平定了叛乱。

惊吓过度的赵构,当时才二十三岁,抓住韩世忠的手,哭得像个孩子,救命之恩让他对这员猛将感激涕零。

而韩世忠一生最耀眼的战功,无疑是在长江边上打出来的,金国的统帅完颜宗弼,带着十万人马再次气势汹汹杀奔江南。

他知道硬碰硬不行,他早早带着八千水军,把战船部署在长江江口镇江附近一处叫黄天荡的水域。

金兵坐着大船渡江,正好一头撞进了他精心布置的口袋阵,韩世忠打仗有股狠劲,更不缺智慧,他指挥灵活的宋军战船把金国大军堵在狭窄的水道和密布的芦苇荡里,动弹不得。

他的夫人也没闲着,亲自登上镇江的金山高处,擂响战鼓助威,这一围就围了整整四十八天!

金兵缺粮断水,死伤惨重,几乎到了全军覆没的边缘,要不是几个贪生怕死的汉奸叛徒偷偷给金兵指了条挖通旧河道的小路让他们溜了,整个金国的主力说不定真就交待在这长江边上了。

在对抗金兵最艰苦的那些年,韩世忠和另一位大英雄岳飞,经常互相配合着打仗,给金人制造了不小的麻烦。

但是,坐在皇宫里的皇帝赵构,心里却越来越怕打仗,一门心思只想和金国讲和求太平,到了绍兴九年,朝廷竟然打算向金国称臣!

他心里那个气啊,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他曾秘密在洪泽镇埋下伏兵,打算把前来受降的金国使臣直接干掉。

可惜,计划被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一个部下出卖了,消息传到朝廷,赵构和掌握大权的宰相秦桧,立刻就把韩世忠看作眼中钉、肉中刺。

后来朝廷下决心收大将兵权,秦桧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他,当时另一个大将张俊奉旨带了兵围住韩世忠家要搜捕治罪。

危急关头,是岳飞派人连夜给他报的信,他得知消息,顾不得体面,就跑去见皇帝。

他扑通跪在赵构面前,猛地撕开身上的衣服,露出累累的伤痕,七十多处箭伤刀疤啊,又举起双手,少了几根指头的手掌也历历在目。

这一身伤疤,这一双残损的手,无言地诉说着他一生为朝廷拼过的命,赵构看着这一幕,心里也有所触动,终究没能狠下心杀他。

从鬼门关捡回一条命的韩世忠,整个人都变了,想当年他当将军,朝廷赏赐的金银布匹,自己都不留,全分给手下的士兵。

可这会儿,他变得贪“财”了。到处开口讨要钱财,讨要田产,听说前任贪官朱勔被抄家的大宅子要卖,他马上找到朝廷,死缠着要低价买下来,后来又在风景如画的西湖边上,大兴土木建起一座大庄园。

皇帝赵构心里清楚韩世忠为啥这样,表面上还得给点面子,就手写了块“旌忠庄”的匾额赐给他,暗地里,监视韩世忠的人回报说,这位“韩王爷”啊,整天不是带着家仆在西湖边骑驴闲逛,就是待在家画画玩古董,打仗治军的事,那是提都懒得提一句。

这位曾让金兵一听名字就害怕的韩大将军,晚年的生活,与硝烟战火彻底隔绝,他自己取了个号叫“清凉居士”,求的就是一份心境平静。

0 阅读:94
陶陶讲史

陶陶讲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