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就算牺牲政治生命,向中国正式道歉,也没啥用,日本人的内心深处压根就不想改变,也很难改变。 日本这八十年里,道歉的话像批发的传单,发了不少却没一张算数,表面上是右翼在国会里跳脚骂街,实则整个国家早把"不认错"刻进了骨子里。 但右翼不过是拿出来挡箭的盾牌,需要时举起来喊两句,不需要时就往旁边一靠,反正锅有人背。 就先拿教科书这回事来说,从1982年第一次篡改"侵略"为"进入",到2024年最新版里把南京大屠杀描述成"个别事件",改来改去就一个目的:让后代忘了自家祖上干过的糙事。 文部科学省的数据摆在那儿,全日本采用右翼倾向教科书的学校占了38%,东京都内更是超过60%,这哪是几个右翼能搅出来的动静?分明是整个教育体系在配合演戏。 有个在大阪教书的华人老师说,课本里关于甲午战争的章节,配图是"日军帮助中国平民",学生问起时,校长只让按课本念,谁多嘴就扣绩效,这种从上到下的默契,比右翼的口号管用十倍。 而右翼的那些闹剧,更像政府放的烟幕弹。靖国神社里供奉的14名甲级战犯,每年春秋大祭时,总有内阁成员去参拜,嘴上说"个人行为",转身就把照片挂在官网上。 2023年安倍晋三的弟弟岸信夫去参拜,防卫省还特意发了新闻稿,说"是为了铭记为国牺牲者",这种睁着眼说瞎话的本事,比右翼的街头演讲高明多了。 真要想管,日本警察对付反战游行时那套强硬手段,用来收拾右翼绰绰有余,可这么多年过去,右翼的宣传车还在东京街头喊得震天响。 无非是政府需要这么个"麻烦制造者",好把自己摘干净——你看,不是我们不道歉,是这帮人闹得太凶。 不仅如此,地理环境也把日本人的危机感拧成了偏执。 全国70%是山地,能种地的地方比中国一个省还少,每年地震晃得人睡不踏实,台风一来就淹掉半个九州,这种日子过久了,心里难免憋着股"不抢就没了"的狠劲。 1931年关东军占东北,打的旗号就是"解决日本粮食危机",把东北的大豆、煤炭往本土运,那时候可没什么右翼跳出来反对,整个国家机器转得比谁都快。 现在嘴上喊着"和平宪法",暗地里军费涨到GDP的2%,比德国还高,三菱重工的潜艇生产线三班倒,不还是怕资源不够、安全没底? 这种刻在骨子里的焦虑,让他们总觉得认错就等于露怯,露怯就会被欺负,还不如硬撑着。 民间的态度更能说明问题。NHK2024年做的民调,问"是否应该就二战向亚洲国家正式道歉",只有29%的人说"应该",剩下的要么说"都过去了",要么说"日本也是受害者"。 这种集体失忆,不是右翼洗脑的结果,是整个社会选择了"不看不听不想",就像家里藏着脏东西,谁都知道在哪儿,却没人愿意掀开盖子,怕熏着自己。 石破茂就算真辞职道歉,也改变不了什么。他背后的自民党,从1955年成立起就没跟历史清算真正撇清关系,党内的"历史研究委员会",每年花纳税人的钱出版"大东亚战争肯定论"的书,这种体系性的纵容,比个人表态有分量得多。 就像当年村山富市发表"村山谈话",看似诚恳,结果第二年自民党就通过决议,说那只是"个人意见",这种左手道歉右手翻案的操作,日本玩了几十年,早就轻车熟路了。
石破茂就算牺牲政治生命,向中国正式道歉,也没啥用,日本人的内心深处压根就不想改变
如果我还在
2025-08-05 10:59:54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