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的禁令非常多。国家不似国家,倒似一座超大型监狱。从作为统治者的“安全感”出发,有的禁令还算说得过去,禁止夜行、禁止民间持有兵器之类,此前也有。有的却显得蒙元过于没有安全感,如禁止汉人田猎、禁止汉人习武,甚至禁止他们聚众做买卖或祭祀(《元史·刑法志》等)。最没安全感且最具蒙元特色的禁令,属禁止汉人有马。 在蒙元王朝的铁蹄下,一个广袤帝国竟把多数民众当成潜在威胁,层层禁令如无形枷锁,将国家变成一座巨型监狱。禁止汉人拥有马匹,这最没安全感的政策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统治焦虑? 元代的禁令非常多。国家不似国家,倒似一座超大型监狱。从作为统治者的“安全感”出发,有的禁令还算说得过去,禁止夜行、禁止民间持有兵器之类,此前也有。有的却显得蒙元过于没有安全感,如禁止汉人田猎、禁止汉人习武,甚至禁止他们聚众做买卖或祭祀(《元史·刑法志》等)。最没安全感且最具蒙元特色的禁令,属禁止汉人有马。 蒙古人入主中原后,面对庞大汉族人口,总觉得不踏实。忽必烈1260年上位,就开始琢磨怎么稳住局面。1262年李璮在山东闹事,元军围城几个月才平定,这事让蒙古贵族更警觉,赶紧加强管制。蒙古人本来是游牧民族,靠马和弓箭打天下,知道这些东西的厉害,所以对汉人特别防备。金宋时候也有禁夜行和藏兵器的规矩,但蒙元把这套扩大了,针对汉人日常搞出一堆限制。官府设达鲁花赤到处监督,汉人稍有动静就查。这样的政策,从1271年元朝正式建号开始,就把社会管得死死的,汉人日子越过越紧巴。 蒙元对汉人的管束,一步步加码。先是老规矩,禁晚上出门和私藏刀剑弓箭。李璮事变后,元军到处搜,汉人家里铁器都得交。接着,禁汉人打猎,因为猎野兽用得上弓箭陷阱,容易练成军事本事。1270年代,官府关了武馆,不准传拳脚功夫。汉人还不能大伙儿聚一块儿买卖东西或拜神,集市上人多点,蒙古兵就过来赶。史书上说,这些禁令出自《元史·刑法志》,目的就是防汉人抱团。 最典型的,就是不让汉人养马。从忽必烈时候起,朝廷好几次下令收马。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收了十万二千匹。1290年(至元二十七年),又收九千一百匹。1293年(至元三十年),十一万八千五百匹。成宗1298年(大德二年),十一万匹。武宗1310年(至大三年),四万匹。仁宗1317年(延祐四年),二十五万五千匹。1320年(延祐七年),二万五千匹。文宗1328年(天历元年),虽在位短,却收十一万匹。总共超七十万匹,这些马都给了蒙古军队。汉人没了马,种地拉货全靠牛或人扛,生活苦上加苦。这政策不光抢东西,还断汉人机动性,防他们快速聚众或跑路。钱穆在《国史大纲》引《烬余录》,说这反映蒙元极度没底气。 这些禁令把汉人圈在田里,只能老实种地缴税,一代接一代。蒙元以为这样就能长治久安,可没料到压得太狠,反弹更大。朱元璋出身穷苦,1352年投郭子兴,逐步打败对手,1368年建明朝,赶走蒙元。历史上,我国古代社会靠儒家教化和法家管制平衡,既重引导,也重规矩。蒙元走极端,把多数人当敌人或奴隶,这失衡虽暂时稳住,却种下乱子。后世吸取教训,避免这类路子,推动更公平治理。民族团结是根本,历史告诉我们,压迫不会永存,变革总在酝酿。
宋理宗时,南宋君臣不顾金国的苦苦哀求!与蒙古帝国完成了海上之盟,1234年,金国
【8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