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和特朗普谈判完,美国三大盟友就振臂高呼:我们都承认巴勒斯坦 又一颗钉子砸进美国和以色列的脑门——还是熟人下的手。 英法先开火,加拿大随后补刀,三声“承认巴勒斯坦国”接连落下,砸得白宫脸色铁青。特朗普的反应很直接——连夜加征35%关税,理由干脆利落:报复。 加拿大总理卡尼给出的理由,摆在台面上还算体面——巴勒斯坦机构在加速改革,哈马斯宣布退出明年大选。既然局势有了变化,加拿大就有条件承认巴勒斯坦国。话里话外,是在暗示:我们有理由,也有姿态。 姿态不仅是对巴勒斯坦,更是冲着以色列去的。卡尼在媒体前公开抨击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的扩张行动,顺便丢下一句——加拿大的外交策略,得调整。要知道,这个国家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兜售“两国方案”,而今天,这个口径直接切换到力挺巴勒斯坦国,并且承认已经和巴勒斯坦总统私下谈过。 戏剧感在于,就在卡尼表态的前几天,他还对外宣称“美加谈判气氛建设性”。转头,特朗普就接到一个外交耳光。于是这位懂王直接扔出贸易大棒,把加拿大出口商品一刀加税35%,一句废话没有。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次加拿大和英法像是提前排好队,动作时间几乎踩在一个节拍里。三国还放话——等到9月的联合国大会,要集体对以色列施压,逼它结束加沙的惨状。以色列议长的回击带着火气:“要建国?行,把巴勒斯坦国建在伦敦或巴黎去。” 摊开来看,这事有两层辣味。第一,美国突然发现自己被丢在了反对派的孤岛上——巴以问题上,英法这些老牌盟友,加上往日亲密的加拿大,全跑去唱反调。第二,这不是礼貌性的分歧,而是西方朋友圈子里撕开的一道口子。 这口子不是凭空裂的,导火索是一份联合国报告——加沙被形容成“现代史上最快速的饥荒”。炮火下,女人和孩子成片倒下,医院被炸,救援车队也中招。最扎眼的,是那些饿到只剩骨架的孩子照片在全球疯传,戳穿了所有人的体面。过去装聋作哑的西方国家,这回哪怕是演戏,也得站出来装个姿态。 英法的举动,看上去是出于怜悯,实际上更像是抬头顶了美国一下。 法国这些年一直在喊要重塑欧洲安全架构和话语权,甩开对美国的依赖。马克龙早就盯上了这个机会——贸易战正打得火热,他顺势鼓吹“欧洲一体化”,想把经济和安全的方向盘都握在自己手里。 所以,中东议题成了一个突破口。站在巴勒斯坦一边,不仅能蹭上道德高地,还能在美主导的中东棋盘上搅局,削掉美国的一部分控制力。 但真要脱钩,不是喊几句口号的事。军事基地、核威慑系统、F-35的关键“开关”、武器零件供应,全都攥在美国手里。再加上能源命脉上的握紧,欧洲要付出的突围成本,比他们敢承认的高得多。 加拿大的算盘更直接——用承认巴勒斯坦国当政治筹码,换取贸易战上的回旋余地。可特朗普的脾气大家都清楚,这样的动作,换来的不是谈判桌上的笑脸,而是更沉的关税大棒。 问题是,这三国真有可能在9月的联合国大会上把话说死、把事做绝吗?未必。尤其是英法,一旦华盛顿递来条件,或者能源、武器的闸门稍一收紧,立场松动只是时间问题。过去几年,这种“先反抗、再妥协”的剧本,在欧洲上演过不止一次。 如果最后还是临阵脱逃,那这波所谓的“承认潮”,顶多就是一场摆拍的外交短片,结束时连个水花都懒得溅起。 这盘棋里,美国、以色列、英法加,各有台词,各在走位。有人真想翻桌,有人只是抬价。唯一不在剧情里的,是那些在废墟里活下去的普通人——他们的生死,不在任何一版剧本上。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盟友接连计划承认巴勒斯坦国 特朗普表达不满-央视网 》
才和特朗普谈判完,美国三大盟友就振臂高呼:我们都承认巴勒斯坦 又一颗钉子砸进美
秋恒看军事
2025-08-04 12:23:30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