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红四方面军被迫开始西征转移,秦基伟负了重伤,部队给他发了两个小元宝,

平原隐者吖 2025-08-04 11:23:06

1932年,红四方面军被迫开始西征转移,秦基伟负了重伤,部队给他发了两个小元宝,让他就地安置养伤。他望着战友们出发的身影落泪了。他悄悄地、一瘸一拐地跟在队伍的后头,整整走了一个月。到达鄂陕边境时,秦基伟被发现了,部队这次把他安排在一个寺庙里,让他假扮和尚养伤。

可秦基伟那倔强劲儿上来了,死活不干。他一听还要留下,立刻急了,大声说:“我死也不离开红军!”

拍着胸脯保证:“抬我的担架不要!骑牲口也不要!我自己就是爬,也要爬过秦岭去找大部队!”

他不是光说说的,真就豁出去了。吊着那条还在流脓血、疼得要命的右胳膊,咬着牙,一步一步往前挪。

七天翻九座大山!那是什么样的山?陡峭难行,荒无人烟!

常人空着手走都费劲,他一个重伤员,硬是凭着那一股子狠劲,像爬山虎一样,硬生生“爬”过了秦岭,进到了关中平原。

人都没站稳喘口气呢,敌人又追上来了,结果又得从秦岭翻回去,再往川北转移。

更大的考验还在后头呢,翻越川陕交界的大巴山时,那才叫遭罪。

山上积雪齐腰深,天寒地冻。他好几次身子一歪,直接晕倒在雪地里。照顾他的小通讯员吓得直掉眼泪,以为连长不行了。

再看看他那条右臂的伤,一路没法好好治,先是肿得像发面馒头,后来开始流黄水儿化脓,最后都烂开了!

想想那画面,脓血混着,肉都坏死了,味道刺鼻,搁谁身上谁受得了?秦基伟后来自己都说:“从陕西到四川这段路,我胳膊就没正经换过药!

只能干瞪眼看着它一天比一天烂下去,啥办法没有。

宿营了,解开那脏得发硬的绷带,脓血哗啦啦地淌,臭得连我自己都犯恶心。

再用那脏绷带胡乱捆上,接着走!这么弄,能不烂吗?右边小半拉胳膊都快烂穿了!要不是进了四川,草药多起来,这条胳膊,怕是早就交代了!”

万幸啊,红四方面军在川北扎下根,建立了根据地。秦基伟可算能好好治伤了,在医院整整躺了半年。

伤还没好利索呢,这位“闲不住”的连长又待不住了。

他心里头有团火,那就是拉队伍!伤没好透,他就四处联络,发动群众,很快拉起了一支两千多人的游击队!

这支队伍可了不得,后来成了红四方面军里响当当的“夜老虎团”!秦基伟,就是这只“夜老虎”的首任团长!

这之后,革命的征途更加壮阔也更加凶险。雪山草地,秦基伟三过雪山,两趟草地,把苦头吃遍了。

跟着西路军杀进河西走廊,在祁连山下血战到底,队伍被打散了。

他和一群战友不幸被抓,成了俘虏。敌人监狱的墙关得住他的人,关不住他“逃出生天”的决心!

九死一生,他硬是带着人从虎口里逃了出来!一路辗转,历尽艰辛,终于,在黄河边上,碰到了刘伯承师长带来的援军!

那一刻,秦基伟心里头什么滋味?他后来形容,那感觉“就像走丢了的孩子,终于爬回了母亲的身边”,真想放声大哭一场!

抗日的烽火烧遍全国,秦基伟又领了新任务,去山西太谷拉队伍打鬼子。

他成了太行山敌后抗日的“总指挥”,后来按朱老总的命令,把队伍拉到深山里的山西顺县。

在这儿,巧了!他遇到了老领导,大别山时期就熟悉的老首长——徐向前!

徐帅当时是八路军129师副师长,果断地把太谷、榆次、平定三个县的游击队捏成了一个拳头,起名“独立支队”。

秦基伟当队长,赖际发做政委,这就是后来威震太行、让小鬼子头疼不已的“秦赖支队”!这支队伍的名号太响了,响到什么程度?秦基伟建国后笑着回忆:“当年啊,在太行山这片地界上,拿我秦基伟的手令,去哪一个‘伪政府’要东西,他们都不敢不给!

要啥给啥,没有的还得解释清楚。几十年后,我在北京军区当司令员那会儿,旧地重游,回太行山转转。

我当年的老房东,听别人喊我‘秦司令’,老头特别纳闷!他拉着我的手,又关心又有点埋怨地问:‘咋还当司令哩?那会儿就当司令啦!

小日本打跑了,老蒋也打跑了,这都几十年了,咋还没点长进啊?’我逗他,说:‘哎,我是落后司令呗!’”

秦基伟把最宝贵的九年青春都洒在了太行山的烽火里。

再往后?他的脚步越走越远,打过黄河去,挺进辽阔的中原,饮马滚滚长江,南下解放华南,紧接着跨过鸭绿江,在朝鲜战场保家卫国!

最后又戍守在祖国的西南边陲。您瞧他这履历,真是从红军最基础的班长、排长一步一个脚印干上来的!硬是用赫赫战功和满腔忠诚,走到了共和国国防部长的位置上!

秦基伟这名字为什么这么响亮?那是战火硝烟淬炼出来的真金!他用勇气和智慧写下了太多战场奇迹。

那份担当,那股压不倒的豪气,让敌人都胆寒。他真的是咱们将军星群里那颗最亮的星!

为啥说起他,总让人想起外国那些巴顿、艾森豪威尔、蒙哥马利?不为别的,就因为那份顶天立地的将帅之魂,是一样的光芒万丈!

向这位铁骨铮铮、信念如山的秦基伟将军,致以我们最深切的敬意!

0 阅读:63

猜你喜欢

平原隐者吖

平原隐者吖

人,在不在江湖,都会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