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一位中年妇女在小商店看到报纸上的照片,回到家后就吵着要去北京,她说要

平原隐者吖 2025-08-15 17:07:51

1959年,一位中年妇女在小商店看到报纸上的照片,回到家后就吵着要去北京,她说要去找自己的丈夫陈毅。

这位妇女就是陈毅的第二任夫人赖月明,但此时的她已另嫁他人,有儿有女,一位母亲不是说走就能走的,再说她的现任丈夫方良松也不同意,所以,此事最后不了了之。

此后的她一直盼望着能够再见陈毅一面,但直到1972年1月,陈毅去世,她的愿望也未能实现。

其实陈毅一直在寻找她,只是中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

1932年,正值红军第四次反围剿时期,此时虽然毛泽东同志受到排挤,但红军在周恩来、朱德等人的领导下,仍然遵循的是毛泽东制定的作战原则。

所以,反围剿战斗打得很顺利,在南雄水口大捷中,红军主力一下打垮粤军20个团,苏区人民欢欣鼓舞。

数天后,配合主力作战的江西红军到宁都作短暂休整,少共江西省委马上组织了文艺队进行了慰问演出,赖月明就在其中。

赖月明,原名三娇,是兴国县石村人,出身一个贫困家庭,母亲早死,父亲早早将她卖给于都县一户人家当童养媳,可谓受尽了凌辱。

但在1931年时,她的命运迎来了转折。红军到了江西,掀起了斗地主分田地运动,还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似乎一夜之间,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红军组织的号召下,赖三娇报名参加了区妇女改善委员会,刚满18岁的她,体力好,工作积极,很快被选为主任,并改名为月明。

但是她自己却很自卑,因为她没文化,不识字,为了提高她的工作能力,1932年,少共中央便派她去瑞金师范进行了培训,对此她十分感激,抓住机会努力提升自己,学习十分刻苦。

同年4月,由于老蒋发动第四次“围剿”,赖的学习被迫中断,被分配到少共江西省委儿童局,以配合党组织的各项工作,办公地点就设在宁都县。

所以,她也参加了少共省委组织的慰问演出,并在会演中唱了兴国山歌。那悠扬的曲调打动了现场的观众,一曲唱完,一个操四川口音的男子便朝着台上大喊:“同志,再唱一个好不好嘛!”

这名男子便是江西军区的总指挥陈毅,他这么一喊,台下一片响应声,赖月明又一连唱了十几首,演出一直持续到深夜。

这是陈毅与赖月明第一次见面,却给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久,陈便委托省委相关领导去说媒了。

起初,赖月明的思想顾虑很多,觉得自己没文化,也才18岁,怎么配得上红军的大首长呢?后来又听说陈毅是大地主家的少爷,更是拿不定主意。

后来时任江西省委书记李富春的组织部长蔡畅,对小赖做了深刻的思想工作,她才放下思想包袱,决定嫁给陈毅。

1932年的重阳节,陈毅与赖月明正式结为夫妻。

他们的婚姻生活很短暂,仅有三年,在此期间,也常常是一个在前线打仗,一个在后方组织工作,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过几个月。

但陈毅十分珍惜与赖在一起的时间,他们互敬互学,为彼此打气。即便不在一处,陈毅也时常写信给赖,感情真挚,常常惹得赖泪水涟涟。

后来,赖又到瑞金中央党校进行了深造,毕业后,相继在福建莆田、江西石城工作过。

1933年10月,老蒋再度发动第五次围剿,红军由于受王明左倾路线指挥,军事上接连失利,根据地越来越小,中央军委被迫决定主力红军长征。

但留下一批红军家属和伤病员继续战斗,其中就有赖月明,组织上派她回到兴国。当她与陈毅分别时,陈鼓励她说:

“记住,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一定要相信,不管怎么样,组织都会找到你的,我也会找到你的!” 然而这一别,他们再也没有见面。

1937年9月,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陈毅的游击队被编入新四军,之后他曾数次托人寻找妻子,但一直没有下落,再后来他亲自去找,同样也没结果,直到听人说,赖在兴国县城跳井了。

此后,陈毅曾写下一首《兴国旅舍》的诗,以寄托对妻子的哀思。

但实际上,赖月明并没有死。她的父亲怕被牵连,先是将她赶出家门,之后又对外散布说女儿自尽的消息。

赖月明无家可归,以乞讨为生,后来父亲将她卖给一个鞋匠,生一女,鞋匠病死,又改嫁一位伤残军人方良松,生下两男一女。

直到1959年时,她在一家商店看到一份报纸上,报上恰好有陈毅的外交照片,她不禁悲喜交加。

回家后,她与现任丈夫说了来龙去脉,并提出要去北京找陈毅。但方与孩子们都拉扯着不让她去,此事也只好作罢。

1966年时,曾有省里的人找过她,向她讲述了陈毅与她分别后的情况,当时她提出希望与陈毅见上一面,但当时正在经历一场动乱,陈毅的境况也不好,一时没有人和他提过赖月明的事。

所以,直到陈毅病逝,赖月明的愿望也没实现。

好在1988年时,她去到了北京,见到了阔别数十年的“月老”组织部长蔡畅蔡大姐,二人相见,泪流如注,对她总算是一个安慰。

0 阅读:17
平原隐者吖

平原隐者吖

人,在不在江湖,都会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