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瑞典人痛斥中国,三个世纪的仇恨难解,何以至此? 这个曾与中国有着近三百年友好交往历史的北欧国家,如今街头巷尾弥漫着对华敌意,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反华言论,政客们更是把"对华强硬"当作捞取选票的万能牌。 要知道,1739年"哥德堡号"首航广州时,瑞典人可是把"Sverige"翻译成寓意祥和的"瑞国",两国商船往来频繁,茶叶瓷器换黑铅粗绒的贸易盛况,曾让斯德哥尔摩掀起持续数十年的"中国热"。 2006年重造的"哥德堡号"沿古航线再访广州时,瑞典国王夫妇亲赴接船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谁能想到不到二十年光景,两国关系竟恶化至此? 中瑞关系的急转直下始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碰撞。瑞典作为北欧福利国家的标杆,向来以"人权卫士"自居,其政治精英们对中国发展模式的理解始终停留在冷战思维层面。 疫情爆发后,瑞典外交大臣和卫生大臣带头炒作"疫情责任论",把科学问题政治化的操作直接点燃了民间反华情绪。 更讽刺的是,当瑞典文学院给莫言颁发诺贝尔文学奖时,颁奖词竟将新中国历史歪曲成"红色恐怖"史,这种充满意识形态偏见的表述彻底激怒了中国民众。瑞典政客们非但不反思,反而变本加厉在香港、新疆等议题上指手画脚,甚至鼓吹欧盟对华制裁,这种教师爷做派彻底堵死了两国理性对话的空间。 美国在背后的推波助澜同样"功不可没"。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驻瑞典大使就公开施压要求排除华为参与5G建设,当瑞方照做后,这位大使竟欣喜若狂地表示"很高兴瑞典作出了与美英澳相同的决定"。 瑞典主流媒体《每日新闻报》曝光的文件显示,美国外交和安全部门深度介入了这场针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围剿。这种甘当马前卒的行为,让瑞典自诩的"中立国"招牌碎了一地。更可悲的是,当爱立信总裁鲍毅康苦口婆心劝说政府解除华为禁令时,政客们却充耳不闻,宁可牺牲本国企业的在华利益也要迎合域外势力。 经贸领域的畸形发展进一步加剧了民间对立。沃尔沃、H&M、宜家这些瑞典巨头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仅爱立信一家就有8%的营收依赖中国市场,中国5G基站订单甚至成为其2020年利润增长的主要动力。但瑞典政府却以莫须有的"国家安全"为由,将华为中兴排除在5G建设之外,这种赤裸裸的双标彻底激怒了中国商界。 当爱立信在中国5G招标中份额骤降时,瑞典人不是反思自身错误,反而指责中国"报复",这种受害者心态的蔓延让理性对话变得不可能。 媒体煽风点火更是让认知鸿沟深不见底。瑞典主流报刊常年充斥着对中国政治体制的妖魔化报道,却选择性忽视中国脱贫攻坚、科技创新的巨大成就。 当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生成式AI用户超6亿时,瑞典媒体还在翻炒"中国威胁论"的老调。这种信息茧房效应导致普通瑞典民众对中国的认知停留在三十年前,他们不知道中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已是瑞典的2.3倍,更不了解中国在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已悄然领跑。
为什么说瑞典没几个中国人待得住?这么说吧,在瑞典生活几个月,就算不疯也得抑郁。
【3评论】【1点赞】
用户86xxx82
北欧三傻谁在乎
用户10xxx20
爱死不死
James
莫言这个老流氓,老汉奸,这样诺奖,他也好意思去领?
彭云
瑞典这种垃圾小国都快被中东难民霸占了
汝洋
沃尔沃是吉利的
河三石
不在乎他的感受,这种小国
神经蛙
编者在做瑞典媒体的传声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