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7月庐山会议后,有一天,毛主席单独召见了罗荣桓。在谈话时,毛主席谈了国防部长的人选问题,对此,罗荣桓坦诚地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回家后,夫人林月琴问罗荣桓:“同主席说了什么?”罗荣桓只说了一句话:“一些人事上的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59年庐山会议后,彭德怀元帅被撤销国防部长职务。 这一关键职位需要一位有能力、有威望、有智慧的人接任。 毛主席一时难以抉择,决定咨询他最信任的战友之一,罗荣桓元帅。 罗荣桓与毛主席是湖南老乡,自秋收起义起便追随毛主席南征北战,深得信任。 毛主席称其为“老实人”,这是他对人极高的评价,全军将帅中独此一人。 建国后,罗荣桓长期负责干部管理工作,对全军将领非常熟悉,是推荐人选的理想对象。 罗荣桓来到毛主席办公室。 毛主席表达了倾向于林彪的想法。 怎料,罗荣桓明确反对,认为林彪的性格和能力不适合担任国防部长。 这个回答令毛主席意外,因为罗荣桓曾是林彪的长期搭档。 林彪与罗荣桓的搭档,实为毛主席一手安排。 1930年,年轻的林彪被毛主席提拔为红四军军长。 但年轻的林彪性格上有很大问题,不太合群。 朱德、陈毅等领导都不太喜欢他。 聂荣臻就曾评价林彪“独断专行,排挤同级政工干部,当连长时看不起营长,当营长时又反对团长,有非常浓厚的个人主义”。 林彪的过往经历也印证了这一点。 他在担任红四军二十八团团长时,就和几任党代表关系搞得很僵。 1929年初,上级派何挺颖担任二十八团党代表与林彪搭档。 何挺颖是位好同志,参加过秋收起义,坚定支持毛主席,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创建者之一。 但林彪就是和他搞不好团结。 部队攻打大余时,何挺颖负重伤,毛主席特意嘱咐陈毅让林彪好好照顾,必要时抬着走。 但林彪不听,让何挺颖骑马,结果何挺颖伤势加重坠马牺牲。 后来上级又派谢唯俊给林彪当搭档。 谢唯俊能力很强,深得毛主席器重,但林彪还是一肚子意见,经常跑到毛主席那里告状。 最终,毛主席只好把谢唯俊调走。 很多将领都不愿和林彪搭档。 毛主席不愿放弃林彪这个人才,最终选中了罗荣桓担任其政委。 罗荣桓在“三湾改编”时就担任特务连党代表,是实践毛主席建军思想的早期代表。 “古田会议”前,他提出废止肉刑、反对打骂士兵,深得毛主席赏识。 毛主席曾感叹发现罗荣桓晚了。 罗荣桓顾全大局,深知林彪难处,但仍接下重任。 他深入部队,工作出色,林彪虽个性强,却挑不出毛病,两人合作多年,从红军时期到解放战争东北战场,被称为“林罗”。 只不过,合作并非没有冲突。 辽沈战役期间,在攻打锦州还是长春的关键决策上,林彪犹豫不决。 部队接连胜利后,林彪却动摇,私自以他人名义致电中央,欲放弃攻锦转打长春。 罗荣桓得知后,认为此举事关重大且违背组织原则,严正反对。 他拉着刘亚楼与林彪激烈争论,最终说服林彪坚持攻锦。 毛主席后来在悼念罗荣桓的诗中“战锦方为大问题”一句,高度赞扬了罗荣桓在此事上坚持原则、对党忠诚的品格。 正因罗荣桓对林彪有深刻了解,1959年毛主席才会专门征求他的意见。 罗荣桓明确表示林彪不适合当国防部长,并推荐了贺龙元帅。 尽管毛主席当时未采纳,但历史证明了罗荣桓的远见。 1964年,毛主席让贺龙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贺龙与叶剑英等组织全军大练兵、大比武,推动部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 他还主持确定了国防科研机构建设、设防及加强边防建设等重大事项。 贺龙的表现充分证明,罗荣桓当年的推荐是正确且合适的。 主要信源:(凤凰网历史——庐山会后罗荣桓谏言毛泽东:林彪不宜任国防部长)
毛主席是统帅、是导师,不是没有原因的。打济南战役时,许世友给中央发电报说,“主席
【13评论】【8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