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解放战争时搞划江而治的李宗仁在教科书里是正面形象?这么说吧,国军很多抗战大

古木过去 2025-07-30 11:13:42

为什么解放战争时搞划江而治的李宗仁在教科书里是正面形象?这么说吧,国军很多抗战大捷都名不副实,但是台儿庄大捷含金量是足的。指挥者就是他。 1938年是中国全国抗战最艰难的阶段,当时日军势如破竹,抗战气氛极度压抑。台儿庄那一仗,是中国军队第一次正面打了胜仗。 李宗仁挂帅第五战区,手下兵不是自家人,而是各省的将领,谁都不想被别人指挥。可李宗仁能把这些看起来各不相让的队伍聚到一起,关键时刻让每个人都认同指挥,拧成一股绳,这实在难得。 在那个谁都只信自己老板的年月里,李宗仁这号人不仅没有偏心,还把战略和安排做得很到位,才能赢得这场让全国提起士气的大胜仗。 台儿庄胜利极大地帮助了中国军民重新鼓起勇气。过去有人还觉得日本太难打,但李宗仁用行动告诉大家:敌人也会败。 他的指挥一下子点燃整个国家的信心,所以李宗仁也被公认为民族英雄。 其实,李宗仁之所以在教科书里形象还不错,不是因为他没犯过错,也不是他后期有多大权威,而是因为他在民族危亡的时候站出来了。 他和蒋介石不同,蒋介石总是先想着内部利益谁得谁失,打起内战一点不犹豫,有时候甚至耽搁了大事。 但李宗仁一直冲在抗日第一线,不管多难都没后退。这种对国家和民族的担当,是历史留给他的最大认可。 李宗仁后期的无力,内战时的窘迫,当然是一部分,但中国人认英雄,看的还是在国家最危险的时候,你是不是带着大家咬牙往前冲。 李宗仁做到了这一点,所以教科书里才给他留了正面的评价。他带给大家的,更多是那种关键时刻能把人心拢在一起、带头抗争的气魄。 这也恰好说明,历史最终记住的,总是那个在关键路口没有退缩的人。 所以,评价历史人物不要只看一时一事。李宗仁虽然在最后关头有些无力,但靠着过硬的担当和当年台儿庄的胜利,他在国家最需要人的时候挺身而出。

0 阅读:297

评论列表

一心

一心

7
2025-07-30 20:36

什么叫正面形象??李宗仁当时是堂堂正正的中华民国副总统代总统。

少将

少将

1
2025-07-31 00:40

老蒋几次下野都有桂系的影子,他就怕桂系能打+粤系的钱。

猜你喜欢

古木过去

古木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