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为什么非要打淞沪会战?李宗仁说了三个原因,但实际上,只有一个是对的。 那么,李宗仁说的三个原因是什么呢? 李宗仁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第一可能是意气用事,不惜和日本军阀一拼,以争一日的短长。第二可能是他对国际局势判断的错误。在蒋先生想来,上海是一个国际都市,欧美人士在此投下大量资金,如在上海和敌人用全力火拼一番,不特可以转变西人一向轻华之心,且可能引起欧美国家居间调停,甚或武装干涉。谁知此点完全错误。第三便是由于蒋先生不知兵,以匹夫之勇来从事国际大规模战争。” 那么,李宗仁说的这三个原因对不对呢?其实只对了一个,就是第二个。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李宗仁说蒋介石在“意气用事”,其实就是在故意抹黑而已,了解蒋介石的人都知道,这个人最“擅长”的就是忍气吞声,日本人都骑到他头上拉屎拉尿了,他都不会反抗,怎么会突然“意气用事”,与日本人“争一日的短长”呢? 还有第三个,也是一样的道理,蒋介石虽然确实“不知兵”,但他却也不会逞“匹夫之勇”。 其实,蒋介石之所以要不惜一切代价发动这场淞沪会战,就是李宗仁说的第二个原因。 在淞沪会战打响后,蒋介石发表过一次公开讲话,说:“我们希望由此促成各国共同干涉日本的侵略暴行,使敌人的处境日益孤立,成为世界公敌。所以我们为要达到此一目的,只有继续的牺牲,死守阵地!” 这段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蒋介石就是想通过这次大规模战役,来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让国际社会来调停中日之间的战争。 而且,蒋介石之所以要选择在上海发起这次战役,就是因为上海是最受国际关注的城市,很多西方国家都在上海有大量的产业,因此,这次战役只有在上海打,打得越激烈,就越能引起西方国家的注意。 不过,蒋介石的希望还是落了空,西方国家只是在口头上谴责了一下日本而已,实际上根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这就是蒋介石的一个最大的缺点,一直在祈求西方国家的帮助,却从来没有想过要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取得胜利,即使是像淞沪会战这样惨烈的战役,也只是在打给西方人看,作为向西方人求助的筹码,真是可悲、可怜、可气! (参考资料:《蒋介石在淞沪战场》)#抗日战争#
抗战中,日军重兵包围大清河,聂荣臻急设前指应对。不料,前指司令朱占魁却不在乎:“
【1评论】【3点赞】
五毛
蒋介石发动淞沪会战是为了延缓华北日军南进,华北平原一马平川,有利于小日本机械化部队机动,淞沪会战虽然输了,却迫使小日本不断在上海增兵,基本达成了战略目标,虽然仗打的实在不怎么样。